——谭梅/文
媒体和医疗都是很伟大的行业,一个是社会瞭望者,救社会病的,一个是疾病瞭望者,救人命的。但是行业的伟大不代表从事者就一定高尚,无论是医疗从业者还是媒体从业者。
医患沟通难,其中一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同样,医媒沟通困难的原因也是信息不对称,与普通人的不对称没什么区别。甚至因为媒体监督功能带来的自负,更加不对称,想当然的成分不少。
一个好的新闻稿子,一定是让行内人认可,外行看懂的。但是涉及医疗的,无论是正能量还是监督的稿子,总会闹很多笑话。所谓的正能量稿子,因为击中了愚蠢的软肋,质疑的声音基本看不到,但是监督的稿子,则直接引起反弹,没打到点上。
先说正能量的吧。
媒体说感动一座城,医疗行业说丢行业的人。驾校一学员晕倒,另一个学员,也是一名护士,立刻给予心肺复苏。一媒体写道:感动一座城。这个护士很谦虚:没什么,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其他医务人员看到也会这么做的。文章传出来,网民一片兴奋,点赞转发。结果很快有宣传科普的医务人员质疑,不是正能量,是简直给整个行业丢脸。一,患者还能摆手呢,根本就不用心肺复苏。二,这是专业人员,不是普通人,这些常识都不懂,咋当的护士?
一医院,医务人员吸血痰救人。几个大夫加一个副院长过去急救。稿子里写到:医生卜XX趴在地上,撬开病人的嘴,用手指伸进病人口中,防止病人咬舌,并做起口对口人工呼吸,将血痰一口一口地从病人的口中吸进自己的口中,还有的溅到了她的衣服上。说实话,我看了,尽管是学医人,经常去手术室,但是还是被严重恶心住。谁他妈教的口对口吸血痰?哪个规范上是这么写的?医院大门口,离急诊科很远吗?专业设备呢?应急演练里都是口对口吸血痰?
把癫痫患者的嘴撬开。”为防止患者咬伤舌头,第一要务是帮患者撬开紧闭的牙关,打开其口腔。她话音刚落,就有好心乘客递来了一把钥匙……救治癫痫患者,这个所谓的正能量细节描述不是第一次了,会让很多献身科普的人心血白费。都什么年代了还撬癫痫患者的牙关?不用撬不用撬,更不要往嘴里塞东西。这个是正能量故事,这个护士出手绝对值得肯定,但是不要这么胡写。问问急救科的专家再写。
不是人,而是神一样的典型。医院,医院,医院,差点挂在手术台上。树这样的典型干吗?这是正常人吗?是正常人应该做的吗?医疗行业从业者首先是个正常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问题吗?如果没有这样,那就行业有问题了!
宣传小处方医生的,八分钱处方的。稍微对国内医疗了解的都知道,小处方医生自己都养活不住,医院能生存吗?医院让你宣传吗?宣传出来的小处方医生都是假的。真正的小处方医生都是夹着尾巴做人,根本不敢张扬。原因?你懂的。
宣传乡村医生弄了一米的健康档案的,宣传乡村医生给农民省了几十万出诊费的,宣传一个乡村医生收治精神疾病烧几十万欠条的……说实话,每次看到都感觉很无语。
再说负能量的吧。
写医患纠纷的,血喷到天花板上。关于医患纠纷,尤其医院闹事的稿子,基本是家属不管怎么说都敢写。写纠纷总要有两方的说法第三方的论断吧。
写医生走穴的。把医生走穴写成收红包。
…………
不想挑起医媒冲突,但是和几个媒体人辩论,我就发现其具备的医学常识几乎是零,对医疗现状的认识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目前和医疗打交道的媒体人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跑口记者,沦落为多数任务是改一下通讯员的稿子署上自己的名字,每次政策出台只会叫好,二是涉及到医疗的。前者不少很了解医疗情况,有些简直就是专家,后者基本不了解,也就敢胡写。当然还有一种是靠这吃饭的。如果再加一种,就是现在所谓的行业代言人,屁股决定脑袋,说的话行业外基本没人认可,也看不到。
说一篇本号写的稿子吧,为了写这篇稿子花了三个月,问了好几个急救人员。关于急救控水。这类稿子不少,医院,医院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