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回顾HIIT入门断肢的保存方法急救箱小贴士0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药费负担将减轻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节选)
为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现就完善“两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锁定范围,明确保障内容
(一)明确保障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并采取药物治疗的“两病”患者。
(二)明确用药范围。对“两病”患者门诊降血压或降血糖的药物,要按最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所列品种,优先选用目录甲类药品,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优先选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优先选用集中招标采购中选药品。
(三)明确保障水平。以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对“两病”参保患者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各省(区、市)要在摸清“两病”门诊用药人数、用药数量和金额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设定支付政策。
(四)做好政策衔接。要做好与现有门诊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群众待遇水平不降低,对降血压和降血糖以外的其他药品费用等,或已纳入门诊慢性病或特殊疾病保障范围“两病”患者的待遇,继续按现行政策执行。要避免重复报销、重复享受待遇。要做好与住院保障的衔接,进一步规范入院标准,推动合理诊疗和科学施治。
配套改革,确保患者受益
(一)完善支付标准,合理确定支付政策。对“两病”用药按通用名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并动态调整。积极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以量换价、招采合一,对列入带量采购范围内的药品,根据集中采购中标价格确定同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根据“两病”参保患者就医和用药分布,鼓励开展按人头、按病种付费。
(二)保障药品供应和使用。各有关部门要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医疗机构要优先使用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要求、药事委员会审定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的供应保障与合理使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第三方配送机制。完善“两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制度,保障患者用药需求,但要避免重复开药。
(三)规范管理服务。完善医保定点服务协议,将“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服务纳入协议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和全科医师责任,加强“两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群众防治疾病健康意识。
02吃芝士可中和高盐饮食对血管损害口味重多吃盐易引起高血压,有害健康。但是,少放盐对有的人来说确实吃不下去。据MedicalXpress网站9月17日报道,《营养学杂志》一份研究找到了折中方法,芝士中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可有助于保护血管免受高盐饮食的损害——每天吃四份芝士(约克)可避免高盐饮食带来的血管功能障碍隐患。
文章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营养学博士BillieAlba说,食盐中的钠是一种对人体功能至关重要的元素,但是过多的钠摄入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天摄入钠不超过2.3克(6克食盐),而最理想的摄入量应该是1.5克。但是,指南大力提倡减少膳食中的钠摄入量,但对很多人来说难以做到,因为放的盐不够东西不好吃。
Alba说,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吃芝士等乳制品与改善心脏健康之间存在联系,每天食用推荐数量乳制品的人通常血压较低,心血管健康状况也比较好。由此我们推断,摄入芝士等乳制品可能是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血管健康的替代策略,我们不一定要大幅限制自己的钠摄入量。
03全球超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10月10日是“世界爱眼日”,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首份《世界视力报告》,中国近视、干眼症等多个眼部疾病因发病率高也被“点名”。
图片:视觉中国
全球至少22亿人患视力损伤或失明,其中至少10亿人的视力损伤问题本可预防或尚待解决。
随着人口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眼部疾病和视力障碍问题日益普遍,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统计长期缺乏。今年10月10日是“世界爱眼日”,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首份《世界视力报告》,报告披露了上述数据,中国近视、干眼症等多个眼部疾病因发病率高也被“点名”。
报告指出,近视和老花眼是最高发的两大眼部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6亿人近视,18亿人患老花眼,这些长期疾患甚至可能导致失明。在患视力损伤或失明的22亿人中,老花眼患者占比最高,此外,尚有1.亿人患有屈光不正,如近视或远视,但未得到矫正,另有万人患白内障。
三大因素促视力障碍人群攀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全球视力障碍问题或还将继续恶化。
老人比年轻人更易出现视力问题。一项针对中国人口的调查估计,中国85-89岁的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73%,约为45-49岁人群的11倍。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随着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青光眼患者将在年达到万,10年后将增加1.3倍,达到万人;黄斑变性患者将从年的1.亿增至年的2.亿;此外,老花眼的人数预计将从年的18亿增加到年的21亿。由于大多数70岁以上的人都会发展白内障,因此该病患者数量也将大幅增加。
中国为何被点名
中国的近视、干眼症及翼状胬肉等视力问题高发也被报告点名。
报告回顾多个流行病学调查称,在中国部分地区,40岁以上成年人中干眼症发病率约为30%,农村地区翼状胬肉发病率达33%,城市青少年近视率则高达67%。
04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要点解析年,我国卫生人员的总数已达万余人,医疗机构数量近万所。这一年,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3天,医院平均住院日实现了5年连续下降。
我国住院患者总死亡率在下降,这个数据已经由年的1.1%,下降至年的0.44%。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由年的6.12%,下降至年的5.02%;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由年的3.59%,下降至年的1.72%。而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颅脑手术死亡率5年来也在持续下降。
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国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已从年的17.2%下降到年8.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年的61.4%下降到年40.4%,下降幅度非常之大。
在医疗技术能力方面,郭燕红介绍,近年来,以微创化、个体化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呈现出“外科治疗微创化、内科治疗外科化、介入治疗常态化”的趋势。
在外科领域,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医院中,腔镜手术的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其中,外科机器人手术快速发展。自年我国第一台医用机器人“主刀”手术取得成功后,截至年,我国已累计完成各类机器人手术达到7万余台。
在内科领域,“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技术”已经实现从诊断到治疗、从腔内到腔外的突破,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耳鼻咽喉科、妇科等专业,医院普遍应用。过去需要大手术治疗的部分疾病,如今通过内镜技术基本实现了微创甚至无创治疗。
介入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可以替代部分手术,让药物直达病灶,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医疗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郭燕红介绍,以心血管领域为例,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的人数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长,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达91万余例,手术量位世界前列。
此外,人工智能、3D打印、靶向治疗等新的技术陆续进入临床,进一步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
年药物预测销售额TOP10据fiercepharma网站10月4日报道,来自于全球数据公司(GlobalData)的一项医药类新预测显示,默克的Keytruda(K药)在年销售额将达到亿美元,居行业首位。
分析师指出,艾伯维的Humira(修美乐)目前位于医药行业内销售额第一位,但到了年将降至第六。当然,这对艾伯维并不意外,近期该公司签署了艾尔建的大规模收购,就是为了年来临的专利悬崖做好准备。到了年,销售额的桂冠将被Keytruda所夺取。但即便众多仿制药进入市场后,该药品的力量依旧强劲,在年销售额预计仍能保持亿美元。
在该销售预测TOP10中,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的Eliquis(艾乐妥),预计为亿美元,而赛尔基因的Revlimid(瑞复美)为亿美元,位列第三。接下来是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O药),为亿美元,艾伯维和强生的Imbruvica(依鲁替尼),为亿美元。由于百时美施贵宝正在收购赛尔基因,因此年该公司将占据销售额前四中的三个名额,总额超过亿美元。
第六名是上文所说Humira的亿美元,而第七名是吉利德科学的艾滋病新药Biktarvy,为亿美元。辉瑞的Ibrance(爱博新),强生的Stelara(喜达诺),礼来和勃林格的Trulicity(杜拉鲁肽)则以90亿、75亿和72亿美元分列第八至十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TOP10中,Keytruda、Revlimid、Opdivo、Imbruvica、Ibrance均为抗肿瘤药物,位列五席。
有意思的是,今年6月EvaluatePharma也做了一份年的销售额预测,首位同样是Keytruda,其TOP10药物与GlobalData相比有9个相同,但顺序有所区别。Evalaute预测,Humira排名第二,而接下来第三至八名分别是Eliquis、Opdivo、Imbruvica、Ibrance、Revlimid、Stelara,第九名是拜耳和再生元的Eylea(阿柏西普),第十名是Biktarvy。
长按白癜风扩散怎么治疗白癜风扩散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