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在武汉方舱上演了一场“特别团课”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请你们照顾好自己,期待你们健康归来!”……2月25日下午3时,以“凝聚青春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为主题的同济大学特别主题团医院开讲,主讲医院医疗救治一线的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队员们。同济大学等沪上高校约20万青年学子通过bilibili视频网站在线听课,并与前方医疗队员们互动,送上由衷的敬意与温暖的祝福。在直播正式开始前,一条条温暖的弹幕就一次次刷屏。一个小时内,累计弹幕3万余条。这也是上海学校共青团“战疫”系列主题团课的第一期。医院
医院不可分割的部分
团课一开始,医院副院长、医院副院长、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雷撼介绍了医院应急医疗队21天来在医院开展一线医疗救治的情况。
2月4日一早,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55人整建制驰援武汉。这支队伍共有车辆10辆,装载物资、药耗、生活保障、医院等共计30吨。2月5日,25顶医院,并完成所有的功能配置,按照中等规模一百张床的建制把房间全部布置好。在2月7日正式收治病人之前,医院指挥部把指挥中心、办公室、清洁区、医护人员更衣区和进出方舱的通道全部放在移动医院内。作为整个医院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移动医院为方舱的顺畅运行和更加符合感控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医院能收治患者人左右。
医护人员因为身穿防护服,一次值班六小时,需要不吃不喝。六个小时的班,下班出来往往已经八个多小时。同时,防护服非常闷,医护人员出来时衣服都已湿透了。口罩也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几天之后皮肤破损时有发生。尽管如此,医护人员都没有叫苦叫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尽心尽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在开展临床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还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医疗队开展了呼吸操、读书会、广场舞等一系列活动。
驰援武汉之前,这支救援队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配置了支部书记和各党小组,定期召开党小组会。“我们这支队伍总共55名队员,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队伍中有15名共产党员,近期已有21名优秀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我们党组织靠拢。”医院保卫科科长、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徐红福说,“医院党委和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获得成长,我相信他们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一线医生分享救治经历
吐露医者心声
“当我第一天进去医院的时候,看到的如同一个菜场,患者很无序,走动得非常频繁,极大地影响了医疗救治效率。于是,我就想到给患者写一封信。”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华晶讲述了写这封信的初衷。他从患者的角度和医护人员的角度作了些思考,从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指导方式,包括通过作图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点、什么活动范围去做好一些事情。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正确洗手、佩戴口罩等专业防护步骤。医院临床心理科医师冯强手捧一本《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读本》书籍。这是在医院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临床心理科的全科人员在几天时间内紧急编纂的一本抗疫心理的全民读物,首印10万册,免费赠送给医院的患者,以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该书的电子版已在线免费开放。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生、医院急诊内科“90后”医师任慧娟向同学们普及了新冠病毒的常识。她强调,即使现在每天新增病例数在减少、治愈出院病人在增加,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她建议大家还是继续选择居家,尽量不要外出,外出带好口罩,勤洗手,一定要谨记于心。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昕讲述了家人给予她的温暖支持。1月23日,她带着女儿在长期出差的爱人那里探亲休假。当看到新闻里说武汉的疫情时,她一下子警觉起来,尤其看到救援队的队友已经抵达武汉投入工作时,她立刻更改了机票归队,在医院的小程序上报名,志愿加入援鄂医疗队。她的父亲随后也更改了火车票,回到了上海的家中,帮她照顾女儿。“我的家庭是一个医学世家,奶奶从医七十年,在退休后的二十年里仍然用自己的专长在社区服务病人。如今我薪火相传,如果奶奶在天之灵能够知道我这么勇敢,她一定会感到很欣慰。”李昕说。坚定从医初心
誓为人类健康奋斗终生
随着镜头切换,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生、医院主管护师、南院综合监护室护士长、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高彩萍、护士陈佳雯通过视频,带着大家参观了医院实景。通过医院医务人员入口,走过缓冲区,开门就来到了病房。镜头中,一些患者正在活动肢体,做着锻炼。在工作区域,墙上挂着国旗、党旗,为病人准备的饮水机、净化器、充电宝、电视机、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还为病人设立了读书角,摆放有满架子图书。还有一棵爱心树,“挂”在树上的一张张纸片是病人写下的心愿和祝福。一位患者因为近期拍摄了反映医院生活的小视频,成为抖音网红。他在镜头前介绍了自己在医院内的所见所感及病情的恢复情况,向医护人员表达诚挚感谢。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祛除人类之疾病,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院灾难医学教研室成员、南院创伤外科主任、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队长、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孙贵新带领大家宣读了医学生誓言。在铿锵豪迈的誓言中,历时近一小时的主题团课落下帷幕。
江苏大学
“‘疫’起坚守致敬最美逆行者”网络直播活动
2月22日,江苏大学团委组织开展江苏大学“信仰公开课”——“‘疫’起坚守致敬最美逆行者”网络直播活动。江苏大学学生尤伊婷担任主持人,医院内二党总支副书记、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黄汉鹏,江苏大学团委书记王丽敏,江苏大学“新思想”青智库专家、“信仰公开课”导师团导师马丽,校青年学习社、研支团成员、疫情防控社区志愿者、湖北籍学生代表等共6人参与现场视频连线。
在活动中,主持人代表学校团员青年“隔空”向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黄汉鹏医生展示“致敬最美逆行者”自制漫画和贺卡,再次表达江苏大学团医院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的祝福和敬意。黄医生表示,医院支援湖北黄石的8位医护人员一切都好,他们也对平安凯旋充满信心。最后,黄医生寄语全校广大青年:珍惜大学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把握住时间,利用好时间,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做好充分准备。
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黄汉鹏寄语江苏大学青年
此次活动是江苏大学团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载体之一,也是学校团委面向团员青年,首次利用网络直播方式开展工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万人“信仰公开课”云端开讲
“10医院,为中国速度打call”
“看到运20驰援武汉,南航学子倍感骄傲”
“平凡人汇聚不凡成就,致敬平凡英雄”
“老师,还没听够”
“意犹未尽,再来半小时”
……
2月24日,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端开学第一天。为响应江苏团省委全面开展“信仰公开课——战‘疫’云讲演”和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南航团委主动将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开学第一课”开设到网上、开到青年集聚的云端阵地上,并与疫情防控相结合,将举国上下同心战“疫”的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感人故事作为思想引领的鲜活素材,通过团委老师们的“单声道”和学生的弹幕形成思想信念的“混响”和“共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线上“信仰公开课”截止到目前已开讲两期。第一期系列课程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团委书记韩楚作为主讲人,围绕“速度、生命、真相、学习、责任、国家”这六个疫情防控中的“高频词”展开,组织团干部用云端直播的形式,走进更多学生的内心,与同学们共话战“疫”故事,让宅家战“疫”的同学们思想不停滞、信仰更坚定。
“这些零增长,其实正是在每个平凡的岗位上的个体不断地坚守铸就的不凡壮举。”第二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团委书记张秀宝开讲,他以“于平凡中见不凡”为主题,分享了疫情期间的平凡汇聚不凡的故事,带领同学们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山东大学(青岛)
团干部集结,为你解“疫”
为积极引导校区广大青年团员坚定信心,科学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丰富假期生活,由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团工委发起,来自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团工委、七个学院和三个研究院的专职团干们共同集结,为校区青年团员们带来11节不同主题的防疫专题团课。团干们认真选题,做足功课,通过录制3分钟短视频的形式向青岛校区师生普及疫情有关的知识信息,内容涉及疫情预防知识科普、书籍分享、优质app推荐、健身操教学等不同主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一期团课都受到校区青年团员的喜爱,每一期推送都被师生们广泛转发、阅读。疫情期间你参加了哪些令人难忘的团课?一起说说吧来源:学校共青团(ID:tzyxxb),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精彩编辑任春臻校审
吴端正王凯迪值班编委
高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