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
心肺复苏
国际标准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
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呼叫旁人帮助。(如果适用: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取得AED(除颤仪)及急救设备(或请旁人帮忙获得)。如情况是与阿片药物相关,则还应取得纳洛酮。
2
检查是否无呼吸或仅是喘息: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
并检查脉搏: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1)如呼吸正常有脉搏,则监测患者情况,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如没有呼吸,但有脉搏:给予人工呼吸;每两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如果没有了脉搏,开始心肺复苏。
(3)如无呼吸或仅是喘息,无脉搏,则开始心肺复苏。(此时应有人已经取得或正在前往取得AED和急救设备的路上)
人工呼吸:
先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
(1)如为成人:频率每5至6秒一次呼吸或10至12次/分。
(2)如为儿童:频率每3至5秒一次呼吸或12至20次/分。
心肺复苏:
(1)松解衣领及裤带。
(2)开始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复苏周期,(如患者为儿童且有两名施救者,则采用15:2的比例)等待AED到达。
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次∕分,按压深度至少px,约5厘米)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3
如情况是与阿片药物相关的危险,则应尽快给予纳洛酮。鼻内使用2mg或肌肉注射0.4mg。可在四分钟后重复给药。
4
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患者是否在任意时间出现有目的性的移动、有规律的呼吸、呻吟,或其他反应。
(1)如果有:继续检查患者反应和呼吸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团队接管。
(2)如果无或有了又失去:则继续心肺复苏。如情况与阿片药物有关,则心肺复苏的同时重复给予纳洛酮。
5
AED到达:检查心率,是否可电击?
(1)可:进行一次电击。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两分钟(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率)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团队接管,或者患者开始活动。
(2)不可: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两分钟(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率)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团队接管,或者患者开始活动。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规定为~次/分。
3、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看了这么多,让我们用一个表格来回顾一下吧~
你不了解一下吗?
-THEEND-
图文编辑:袁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北京中科医院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