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西汉涉医文献种类与墓主人地位之关系

出土西汉涉医文献种类与墓主人地位之关系

出土西汉涉医文献(含文物,下同)的种类与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关系,简述如下。

A出土西汉医学文献种类简述

西汉末年,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将当时的医学文献,按照不同的性质,厘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汉书·艺文志·方剂略》)四类。出土秦汉医学文献,以此标准,亦可划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

“医经”性质的文献,集中出土的有:张家山《脉书》、天回医简《脉书》、马王堆《脉书》。

张家山《脉书》是题名简,简背有“脉书”二字;张家山《脉书》的内容大体是:诸病病候、经脉及所主病症、阴阳脉死候(参考《马王堆医书》定义)、脉法等。

天回医简《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是题名简,余者皆无题名。“医经”性质的简文,其中一部分与与张家山《脉书》重合度较高,根据传世文献“《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素问·病能论篇》),整理者将此部分命名为《脉书·下经》。

天回医简,还有一部分“医经”性质的简文,言中医核心理论:气之通天(敝昔曰:人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朝于气)、五脏通天(肝甬(通)天为春□”(简);“肺甬(通)天为秋·□”(简);“·肾甬(通)天为冬□”(简);“·脾甬(通)天为中州□”(简))、五色通天(·白色之甬(通)天为□”(简);黑色之甬(通)天为□(简)、“五色甬(通)天。脉之出入,与五色相应也,□(犹)乡(响)之应声也,犹京(景)象刑(形)也□”(简)。)等(简文内容出自:顾漫,柳长华.天回汉墓医简中“通天”的涵义[J].中医杂志,,59(13):-.),整理者根据简文内容,参考传世文献“《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素问·病能论篇》)的记载,将这部分医简命名为《脉书·上经》。

参考张家山《脉书》、天回医简《脉书》可知,马王堆汉墓医书中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等医经性质的医籍,应该命名为《脉书·下经》。本文简称为马王堆《脉书》。

北大汉简,亦有一部分“医经”性质的内容;但只有十多枚,内容多为病候和药性等的叙述,如:“曰:死病及心痛、心痹。此皆在腹心肺肝之闲,不可别名也,人猥谓之心腹病□”(简);“□主胁,芍药主少腹,病所在即倍其药,食之服之,廿日病已。其病久甚者,服之百日”(简)。(李家浩,杨泽生.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J].文物,(06):88-89.)。观此简文,似是“病之变化”,当属《脉书·下经》。

“经方”性质文献,出土数量较多。集中出土的经方文献有《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北大汉简医方》、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胡家草场汉简《医方》及《杂方》;更有散见医方的简牍如: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地湾汉简、悬泉汉简等。

“房中”性质的文献,目前见于马王堆医书与海昏侯简牍,马王堆医书中的《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属房中类的医籍;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中,“房中”简共约60枚,其内容多可与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合阴阳》等相对应。

“神仙”性质的文献,根据不同的实践方法,可分为“导引(含呼吸吐纳、按摩等,如《艺文志·方技略》载《皇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等)”“药膳养生(如《艺文志·方技略》载《皇帝杂子芝菌》)”与“丹药(如《艺文志·方技略》载《泰壹杂子黄冶》)”三部分。出土西汉涉医文献中:

导引类文献有,张家山《引书》、马王堆《导引图》与《却谷食气》;

药膳养生类文献有,马王堆《养生方》《杂疗方》、虎溪山《美食方》等;

“丹药”类文献(文物),目前只见于南越王墓五色药石(药方:紫水晶、硫磺、雄黄、赭石、绿松石。此“五石”方,或许是治病而非“求仙”,存疑);

B西汉社会政治制度简述

西汉之初,实行封国制与郡县制并行的社会政治制度。

高祖翦灭异姓诸王后,封同姓子弟为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王。汉高祖八年(前年),天下平定,开始论功定封,至十二年(前年),共有一百四十三人受封为列侯。正如《通典·职官十三》记载曰“汉兴,设爵二等,曰王,曰侯。皇子而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故谓之诸侯王。王子封为侯者,谓之诸侯。群臣异姓以功封者,谓之彻侯。大者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以为差降。”王国(刘氏同姓)与候国(异姓),组成了西汉时期的高层政治结构。

郡县制,指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设郡守(又称太守)、郡尉、郡监(监御史)。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全郡政务,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郡以下设县或道(内地设县,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满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为一县之首,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县以下设乡、里和亭。乡以下为里,是秦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县、乡、里构成了中下层社会政治制度。

C出土涉医文献的墓主人身份与地位

集中出土医学文献的汉墓,墓主人身份可明确者有,马王堆汉墓M3(3号墓)、张家山汉墓M、天回老官山汉墓M3、胡家草场汉墓M12、海昏侯汉墓、虎溪山汉墓M1、及武威旱滩坡汉墓(武威医简)等。

马王堆汉墓M3墓主人身份是“侯”,墓中出土了“轪侯家丞”封泥,这在汉代考古中即可定为列侯墓,研究人员认为M3墓主人可能是第二代轪侯利豨。(文卫.马王堆3号汉墓主人身份或可确定,中国文化报,-12-24)

张家山汉墓M主人,是一名低层官吏,好医术、通晓法律和计算。

天回老官山汉墓M3主人,是一位由齐入蜀的职业医生,身份与社会地位较高。(梁繁荣,王毅,李继明.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M]..30)

胡家草场汉墓M12胡家草场汉墓的墓主的身份,虽然出土简牍没有明确记载,但胡家草场M12椁室与凤凰山M椁室规模相当,凤凰山M墓主生前为五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二十等爵名为: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文帝后,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然其待遇,仅本家得免役),胡家草场M12墓主身份可能与之相当;M12出土简牍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尤其是岁纪简所记内容皆为国家大事,推测墓主可能为“史”一类的官吏。(李志芳,蒋鲁敬.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墓地M12发掘简报[J].考古,(02):3-20+2.)社会地位可能在中下。

海昏侯墓主人,比较明确为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二位昌邑王,第九位皇帝,第一代海昏侯。

虎溪山汉墓M1主人,是吴阳(?—前),系第二代吴姓长沙王吴臣之子,第一代沅陵侯。

武威旱滩坡《武威医简》汉墓主人是一位年逾七旬的医生,社会地位不高。

其他散见出土医学文献的墓主人还有,南越王(“王”)、候长、候史、士吏、燧长(敦煌医简、居延医简)等。北大汉简的墓主人,难以考证,但通过其简文内容与数量,推断其社会地位不低。

D出土西汉涉医文献种类与墓主人身份及地位之关系

“房中”属王侯

“房中”性质的文献,目前见于马王堆汉墓M3墓与海昏侯墓,两位墓主人,生前皆是“侯”。可见西汉时期,“房中”医籍,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士,方可获得。甚至如天回老官山汉墓M3主人般的专业医生,亦难知悉。此类医籍,或许只珍藏于达官贵族之手,秘不外传。

“神仙”亦属王侯

“神仙”性质的医学文献,目前见于马王堆汉墓M3墓、南越王汉墓、虎溪山汉墓M1与张家山汉墓。前三者为候与王,后者比较特殊,为基层官吏。专业医生亦少有“神仙”文献。长生之术与书,衣食无忧的达官贵族,才有条件获得与追求。非一般民众,所能接触。

“医经”属高层医生

“医经”性质的医学文献,目前见于马王堆汉墓M3墓、天回老官山汉墓与张家山汉墓。其中马王堆汉墓M3墓与张家山汉墓,皆是《脉书·下经》。《脉书·上经》只见于天回老官山汉墓。《上经》为专官所守之书,专业性较强,需有一定社会地位且水平较高的职业医生,方可获悉并解读。仓公淳于意在拥有一定医学水平后,才从公乘阳庆处习得《脉书·上下经》。对于济北王、菑川王、高永侯等王侯遣派要求学习仓公医术的医者,仓公亦不轻易传授《脉书·上下经》。故即便《武威医简》主人,虽然为职业医生,但社会地位不高,故亦难看到《脉书》。

“经方”无限制

“经方”性质的医学文献,在不同地位的墓主人,皆有,其出土数量最多。亦是中下层官吏或医者,所能接触到的医学文献。后来经方医学快速发展,或许以此有关。

综上,西汉时期,房中、神仙类的医学文献,多掌握在高层贵族之手;医经类文献,多在高层职业医生之手;中下层人士(含医者),所能接触的,或许只有经方类文献。《素问》一书,本不是为普通人士与医者所撰写的医籍。西汉时期的医学文献,服务对象主要是中上阶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bgn/8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