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
长江商报消息□本报特派记者但慧芳发自北京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在全国两会期间抽出时间,接受了长江商报记者的专访。
于清明身材魁梧、目光炯炯、笑声爽朗,待人真挚诚恳。他手拿一摞已准备好的材料和建议,同记者分享他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防范系统性风险、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方面的理解与体会。
他谈得最多的是,如何主动积极参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让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在更深更广地服务大众健康的同时,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族自有品牌。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与梦想。
“入驻光谷后,会着力联手武汉特有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光谷的企业一起,运用协同效应和共享机制,打造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业的集聚地。抢抓临床医疗器械和智能可穿戴医疗器械未来两大领域发展机遇。”于清明表示。
尽管已忙碌了一天,于清明仍是激情满满,毫无倦意。“这也需要各级政府从政策、资源和资金上给予研发制造平台和产业发展一定的支持,扶持一批医疗器械企业崛起。”
灵活的混改机制让国药器械“立起来”
“我们认为国药器械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不断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各大中型城市的多家企业建成医疗器械贸易流通网络,这张‘网’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于清明对长江商报记者说。“从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我国有过一段几乎90%依靠进口的历史。”于清明回忆,“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先从最有基础优势的流通领域和服务运营领域开始发力,先通过灵活的机制把一个领域做精做强,再反向‘攻入’生产制造环节,逐渐在医药器械领域获得了主动权。”
他介绍,年前后,国药器械公司内部就开始进行混改工作。通过与优秀民企、医院、国企等进行战略合作,利用参股、控股、投资并购等方式,实现了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并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和医疗服务运营企业中的引领者。
“建议在供给侧改革中,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以及外资等各自优势,形成强强联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于清明说,“在企业运作管理中,也要灵活运用新的管理模式。比如,我们内部就提出了‘央企平台、外企管理、民企机制、国企传统’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种体制机制融合优势,调动企业各要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行业突围要靠技术创新、产业聚集
于清明介绍,从年开始,国药器械开始以“3M”(即贴牌生产、现代设计制造和原创品牌制造)并用模式,进入医疗器械工业生产领域。
“国内家医疗器械企业年总产值规模仅亿上下,与发达国家医药产业与医疗器械产业1:1的构成,还有很大差距。”于清明说,要推动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发展,需整合上下游资源,扶持优势企业,培育一批关键医疗器械设备和核心部件及软件,提升我国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
于清明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涉及光机电、生物、化学、新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互联网技术等高科技行业的集合体,十分需要建立合作共享的发展机制。他建议,国家和政府在打造产业集群方面,给予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增加一些投入;各地政府结合当地的条件和资源,迅速扶持一批医疗器械产业崛起;对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的投入给予一定的鼓励,特别是让归国的技术人才能够发挥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掌握了行业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只有通过协同效应建起包括研发制造、管理营销、医院服务上下游产业链在内的产业集群,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打破原来的散而乱、小而弱等发展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
本报特派记者江楚雅摄
来源:长江商报
往期内容回顾
关于召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分支机构发展座谈会暨年政策年会的通知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临床试验分会邀请函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年重要活动一览表
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医疗器械采购与质量管理高峰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感染控制与消毒行业发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声明转载文章已在文章末尾清楚标注来源出处,若有错误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方会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利,谢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湖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