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云南省两会新闻宣传组举行云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田虎青主持发布会。
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田虎青: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发布——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要决策部署,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超常规措施,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了云南省扶贫办的领导出席并介绍我省脱贫攻坚的工作情况。为让大家获得更多的采访素材,让报道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我们还邀请了5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发布,他们将向大家讲述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展现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情况。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汝利同志;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施榆兵同志;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莫伟同志;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洞波瑶族乡党委副书记李文雄同志;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王溪娟同志;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旺苗族乡乡长熊慧同志;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小板田村委会计划生育宣传员毕志英同志。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三项议程:一是请省扶贫办领导介绍我省扶贫工作情况;二是请5位基层人大代表讲述自己的扶贫故事;三是回答记者提问。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汝利同志介绍情况。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汝利现场发布。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汝利: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年,省委、省政府对标看齐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万贫困人口减贫、1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接连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崭新面貌,脱贫攻坚实现了质的转变,预计实现万贫困人口脱贫。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面对新时期新要求,我们对新的一年脱贫攻坚工作作了新打算,确保打好脱贫攻坚战。下面,我简要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一、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政治和思想引领,全面压实攻坚责任。省委、省政府全面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部署,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时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牢记于心、贯彻于行,全省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高频率推动、高强度投入、高密度督查督导,制定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细化加强脱贫攻坚组织保障7项措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压实责任,推动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推动脱贫攻坚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构建了“党政主责、部门同责、干部主帮、基层主扶”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全面精准扶贫对象。坚持实事求是,走实群众路线,抓好扶贫对象再精准。我们严格标准程序,明确应纳尽纳“零漏评”、应退尽退“零错评”、应扶尽扶“零错退”、档案规范“全记录”、数据精准“可追溯”5个目标任务,统一识别标准和方法步骤;我们广泛发动群众,组建动态管理工作队2.6万支32.3万人,累计走访调查农户.7万户.8万人,采集、核实、比对、录入到村信息67.96万条,到户信息.4万条,把摸底调查和宣传政策、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减少分歧、化解矛盾结合了起来。我们进行科学分析比对,分别明确22个行业部门数据核查、比对分析任务,先后在县(市、区)、州(市)、省3个层面进行数据比对筛查。充分运用动态管理成果,自下而上开展数据分析,做到贫困对象基本情况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帮扶责任清、资金投入产出清、退出规划计划时序清,锁定了各级各部门应该承担的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倒逼各级各部门对标对表对账、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三是全力落实“三保障”措施。精准推进教育扶贫,对标中央政策,制定相应方案,实施精准资助,春季学期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89万多人,落实资助资金10.38亿元,秋季学期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万人,落实资助资金14.72亿元。全力“控辍保学”,建立乡(镇)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四包”责任制,加强法律和道德双重约束,已劝返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人复学。精准推进健康扶贫,制定《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四重保障”机制,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率达%。精准推进危房改造,制定《关于加强全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见》,实施危房改造32.34万户,开工率%、竣工率87.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82万户。
发布会现场。
何汝利:
四是全面整改易地扶贫搬迁。制定《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细化7个方面22条具体措施,共调出不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6.2万户21万人,调减比例达40.5%;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落地,年2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按整改后的要求%开工,目前正抢抓冬春有利时机加紧施工,确保今年3月底竣工入住。
五是全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坚持市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扎实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到户到人,着力稳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实行“四到户一到人”,即特色产业精准到户、旅游扶贫带动到户、利益机制联接到户、金融支持惠及到户、培训就业服务到人。全年通过种植养殖业带动16.9万户贫困户脱贫,旅游业带动12.1万贫困人口脱贫,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69亿元、惠及22.57万贫困户,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44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63万人次,选聘4.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落实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4亿元。支持25户农业“小巨人”龙头企业,引导贫困县户农业龙头企业、近4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近个家庭农场,通过订单收购、合作经营、联产联利、股份合作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六是全力推进深度贫困脱贫攻坚。确定了27个深度贫困县、个深度贫困乡、个深度贫困村,制定《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坚决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素质提升、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提升、守边强基、迪庆州怒江州深度贫困脱贫“十大攻坚战”。加快推进迪庆藏区、怒江州、“镇彝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3个专项行动,累计到位资金分别达到43.06亿元、.7亿元、80.89亿元。继续实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帮扶行动,培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人,培训少数民族群众人达到汉语“脱盲”标准。
七是持续强化监督考核和执纪问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脱贫攻坚纳入纪检监察机关巡视范围,制定《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建立省、州(市)、县(市、区)、乡(镇)四级纪委联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抽查常态化机制和监督执纪问责5项工作机制,升级“脱贫攻坚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开通热线电话,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抽查贫困村次、驻村扶贫工作队次、贫困户户(次),发现问题从严处理,追责到人。同时严格开展工作监督和考核评估工作,取得了实效。
八是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宣传教育、村规民约、法制观念、文艺巡演、合作经济等,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宣传40余万场次,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场,观众累计达0余万人次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九是不断深化“大扶贫”格局。按照“中央要求、云南所需、上海广东所能”的原则,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和“携手奔小康”行动实现88个贫困县全覆盖,与两地分别签署扶贫协作协议65个、17个,分别落实帮扶资金10.07亿元、2.8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7%。同时,不断深化人才交流,我省全年共选派名干部赴上海、广东挂职锻炼,沪、粤两地共计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我省开展智力帮扶,为加深两地间的交流合作架起了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另外,年实施沪滇经济合作项目个,到位资金.3亿元,同比增长94.3%,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人,吸纳就业脱贫人。珠海农控集团、华发集团、九洲集团等6家企业到怒江开展产业帮扶,投资帮扶资金3万元。全省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挂、包、帮”定点扶贫,59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支,队员名,第一书记名,个贫困村有了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5家企业集团到位“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帮扶资金32.5亿元,预计带动11万贫困人口脱贫。
何汝利:
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的成绩不能高估,困难不能低估,问题不能回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认识到工作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整体性区域性贫困问题仍然突出,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能力素质较低等多种因素叠加,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巩固成果越难。二是少数基层干部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主动作为不够。有的贫困群众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扶贫领域作风顽疾尚未根除,部分地方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应对文件,检查督促不准不实,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安排实施等方面还不够精细精准,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作风尚未完全转变到位。四是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中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安于现状,市场意识、积累意识不强,扩大再生产意识淡薄,长效脱贫攻坚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三、年脱贫攻坚工作打算
年,扶贫工作将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