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武汉
医学通讯社报道七月盛夏,在这灿烂热烈的季节,迎来了“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心脏病大会暨第二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年会”,本届大会致力于为发展和建设心血管学科的各界人士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邀请包括林延龄教授、毛节明教授、方唯一教授、刘峰教授等诸多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冠心病治疗最新指南解读、PCI优化、复杂冠脉病变介入策略等领域进行专题报告并介绍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这是年7月16日大会医院霍勇教授概括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办,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医院联合主办。医院心血管专业人士,提供心血管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进行专题讨论并充分交流相关经验和进展;最后医院的管理能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度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医院苏晞教授主持,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郝德明会长、心血管疾病专委会主任医院霍勇教授致开幕词,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医院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赵书贵先生、医院林延龄、医院毛节明教授、专委会副主医院方唯一教授、专委会副主医院贾国良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医院刘峰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医院沈法荣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汕头大医院王斌教授、主委会副医院张萍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医院卢长林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医院林文华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医院张岩教授、专委会秘书长游斌权教授和医院叶红总经理。
会议期间,医院霍勇教授带来《心血管专科医师制度的建设和未来》的主题发言,霍勇教授首先表示,目前我国缺乏专科医师准入标准,以至于包括心血管医师在内的专科医师水平存在区域性差异,进而致使医疗机构间存在差异,因此,我国急需建立专科医师制度。然而,制度的建立并不容易。专科医师培训的宣布引发了医师与医学生的广泛讨论,讨论重点为待遇、学位、学制、培训内容等,对此,霍勇教授进行了简明的分析。最后总结,专科医师培训不仅有利于医师自我水平的提高,且有利于行业内的自我管理,形成规范,统一质量、考核、认证标准等,更有利于以专科医师为核心的专科发展,消除区域差异,造福所有地区的患者。
医院方唯一教授带来《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现状及进展》报告,方教授主要介绍了近两年来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和现状,以及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未来的任务和发展方向是什么?他指出:目医院医院,而在我国县市级城市还有数医院承担着80%以上急重症胸痛患者的救治任务,在县级以下地区生活的患者因为路途遥远、或交通不便、或经济负担过重、或信息不畅而得不到或享受不到现代医术的有效治疗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文件精神,我国的心脏介入等高新诊疗工作将医院,从结构上解决基层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关键瓶颈问题,也让绝大部分急重症能在急救的黄金时间段内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在今后几年内,“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任务将医院医院,除了医院以外,还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通讯系统和技术把胸痛中心的基本单元延医院。
医院苏晞教授带来《左心耳封堵:预后和挑战》的精彩发言,苏教授表示:年“经皮左心耳封堵:定义、终点、临床研究数据收集要求的慕尼黑共识”等,以解决运用新型技术治疗AF过程中的问题。共识和建议对LAAC治疗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关于植入、操作者培训、护理流程及患者选择等方面的推荐意见。指出对这项技术的推广应深思熟虑,并强调应组建多学科心脏团队,并进行讨论,团队中应包括药物治疗专家、手术专家、影像学检查专家以及麻醉专家,除了有心脏外科医生作为紧急情况的支持此外,手术评估、术后评估和随访应该标准化,这样LAAC才能更好的应用于AF患者,减少卒中发生。
据介绍,大会执行主席苏晞,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介入中心主任,擅长:冠心病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心律失常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周围血管病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主持并完成各类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及手术余例。主要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疾病管理委员会常委、中国医促会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疾病防治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负责人、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冠脉培训导师、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电生理培训导师、湖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心血管杂志》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编委、《心电与循环》编委、美国HRS会员、美国SCAI会员、欧洲EHRA会员等职务。
作为大会主办单位医院心内科,年获批卫生部批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是华中地区唯一的一家拥有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三类疾病资质的介入培训基地。年成为美国心脏学会专业示范中心。心内科汇聚了一批国内优秀的心脏介入治疗专家,能实施各类心血管导管检查和复杂心血管介入手术。建院至今,累计完成介入诊疗手术达余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98岁,年龄最小仅70天。年年介入手术量达余例,全国排名前三位、湖北省首位;冠脉介入治疗全国排名前五位;房颤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全国排名第三;主动脉夹层支架治疗全国排名第五;左心耳封堵术达余例,全国排名第一;是华中地区实力雄厚的心血管病诊治中心,在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年,医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证,心内科获GCP认证医师17名。参与国际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内科研项目80余项;参与多中心随机项目10余项,自主省市课题13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文章篇,其中发表SCI文章9篇,国内重要期刊发表文章篇,主编参编书籍7部,译著1部。
希望参会人员能在此次会议中博采学术、增进交流、开拓视野、收获友谊,衷心感谢各位专家远道而来,为此次学会付出艰辛劳动。
推荐阅读
霍勇:中国急性心梗救治现状及技术策略进展
特刊连载
霍勇:H型高血压控制与脑卒中预防(5/7)
苏晞:左心耳封堵治疗的今天与未来
苏晞:左心耳封堵治疗现状—房颤卒中预防治疗新方法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