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工作室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314048733687711&wfr=spider&for=pc
“再不冲锋一次,我就要退休了!”5月12日,在上海市松江区重庆市援沪医疗队(下称重庆医疗队)抗疫前线,今年59岁的赵庆华表示,要用毕生所学,为党分忧、为民解困,践行一位护士的职责和使命。
赵庆华是党的十九大代表,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她告诉记者,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援沪抗疫一线,既是疫情防控的战场,也是青年护士自觉担当尽责、提升护理专业能力的课堂。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赵庆华表示,她要在抗疫一线陪着青年护士一起战斗、一起成长,助力青春闪光。
打造“五心”方舱小课堂
4月17日深夜9点过,重庆医疗队接手的松江区3医院开始收治患者,一位9岁患者引起了大家注意。
“停课不停学。”早在出发前,赵庆华就考虑到方舱里学生患者的上课问题,提前做足了准备。她说,“在方舱,也要有孩子们学习的地方。”
次日,赵庆华主导的“五心(接待热心、诊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方舱小课堂开课,同时设置了学习书吧。在松江区帮助下,这里还添置了学习桌、充电式护眼灯、平板电脑支架等。
▲青年护士说,这是孩子们的健康课堂,也是他们的成长课堂。受访者供图
围绕“五心”优质护理标准,赵庆华还牵头建立全面普查、重点巡查、效果追查患者评估机制,精分方舱患者中“老年、高龄、少儿”三类人群,锁定“无聊、焦虑、失眠”三类心理方面共性问题,聚焦老年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痴呆”三类生理方面慢病现状,创新推出慢病患者专科护理小组、心语心愿墻、健康加油站、能量小餐包、速康复“五步操”等“十大”举措。
“赵主任是我们的偶像。”医疗队员苗馨月称,赵庆华不但带来精心、精准、精细的“五心”护理理念,她带病坚持抗疫一线的坚守与担当,为所有队员作出了表率。苗馨月说,“仰慕已久,终于可以零距离向榜样学习了。”
▲身先士卒,医院一线调度工作。受访者供图
从3医院转战到1医院,瘦弱的赵庆华总是干劲十足,其实她身患多种疾病,医院。队员们劝赵庆华回酒店休息,她找来三个箱子拼凑在一起就躺了上去。
“她们还都是孩子,我要陪着她们一起战斗。”作为护理“老兵”,赵庆华把方舱当作了培养青年人的课堂。
建“渝您守沪”方舱之家
“给你带去一束光,让你不会再惊慌,陪你穿越过绝望……”护士节当天,由松江区2医院医疗队员与患者共同演绎的歌曲《“渝您守沪”》MV正式发布。
在2医院,护理组负责人甘秀妮把“全人、全程、全心”的宽仁三全护医院护理工作中,带领团队创建“渝您守沪”方舱之家。
“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队员彭倩介绍,“渝您守沪”服务品牌结合实际工作先后推出了方舱健康科普课堂、方舱趣味活动、方舱理发室等,制作“小孟带您看方舱”系列科普视频等,“舒缓了患者焦虑情绪,保证了方舱有序运行。”
特别是每日一期方舱健康科普课堂,医疗队中医专家、呼吸感染疾病专家,以及各专业专科护士,讲授急救科普、新冠科普、慢病科普等,为方舱患者传递健康知识、规范健康行为。
▲甘秀妮、医院患者培训心肺复苏技术。受访者供图
队员罗成琴与队友讲解糖尿病血糖控制知识后,现场筛查出一名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随即联系医生制定降糖方案。一周后,患者血糖逐渐达到理想水平。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您身边的大白辉辉......”4月27日,队员陈红艳、唐小琼等联动重庆工商大学多名志愿者,创建“渝您守沪”广播站,每天设置早晚安心语、健康课堂、午间分享和晚安问候四个栏目,涵盖心理疏导的小常识、舒缓音乐的倾听、感谢信播报和“相约重庆”等内容。“很多患者习惯了在倾听中入眠。”
▲医院里的广播站抚慰患者焦虑情绪。受访者供图
为儿童患者定制生日蛋糕、为没有换洗衣服的患者找新衣服、为想吃辣椒的湖南患者送鸭脖……队员刘易说,“渝您守沪”方舱之家服务了患者,同时让宽仁三全护理理念夜深入青年护士心中。
一堂青年护士成长大课堂
“在重庆练习好多遍了,还不让人休息啦?”4月14日深夜,重庆医疗队抵达松江区稍作休息,医疗队员石洋就组织大家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有人抱怨折腾,她开导说,“我们第一批入舱,安全出舱,一个都不能少。”
16日晚上8点,石洋带领第一批队员进入方舱开展工作。“做好她们的最后一道防护,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口罩勒紧、防护服穿好、手套扎实……是同事、是战友,更是组织给予的一份沉甸甸地责任。20多天来,石洋必须挨个仔细检查每个队员穿戴防护用品情况,手把手教会队员保护自己、护理患者。她说,“抗疫也是青年护士成长的课堂。”
▲开进小区楼院的流动采样车。受访者供图
队员廖林兴23岁,是一名新入职护士。她坦言,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护理感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患者,说不怕是假的。最关键的是,担心能力跟不上、经验缺乏,影响工作,拖了团队的后腿。
第一天进社区核酸采样,廖林兴全天洗了五百多次手,洗到手臂酸痛。廖林兴说,正是这一遍一遍洗手消毒的动作,让她悟到了护理工作的责任担当就落实在专业、严谨的点滴细节中。
▲深夜,青年护士在社区核酸采样中学会坚持。通讯员李太杰摄
同是新人的李诗凤回忆,进封控楼区核酸采样,同组的老队员都会主动承担上门采样的工作,时刻保护着她和年轻队员。这既温暖着她,又鼓励了她大胆工作。李诗凤说,经此一役,自己更有信心无畏风雨、无畏惊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
“接到援沪命令时,有激动、有焦虑……”近一个月来,队员赵碧从社区核酸采样转战方舱护理工作。她告诉记者,出发前,曾担心自己技术与经验,没有办法“上阵杀敌”。独特的经历、严峻的挑战,如今成了她蜕变成长的“加速器”。
“援沪抗疫给了我无限勇气。”赵碧说,历经抗疫的洗礼,她更加热爱护士这个职业,自己要把南丁格尔精神践行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