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药 https://m-mip.39.net/m/mipso_4688851.html
年沪深两市“第一牛股”英科医疗(.SZ)跌下神坛,今日(6月2日)更是遭遇罕见跌停,跌幅达20%。
英科医疗为医疗器械ETF标的指数权重股,今日大跌也对指数造成较大冲击,同时对医药板块也存在连带效应,多只医疗器械股暴跌:热景生物(.SH)大跌13.05%、海泰新光(.SH)跌10.74%、爱博医疗(.SH)跌10.19%、宜华健康(.SZ)跌停。
去年暴涨30多倍
今年跌幅已超60%
今日上午开盘,英科医疗低开逾17%随后一路走低,很快奔向跌停。盘中数次打开跌停,但抛压实在太大,至午间收盘前再度跌停。下午开盘后彻底封死跌停,股价跌幅20%,收报.12元,较一月股价巅峰已狂跌6成,总市值为.79亿元。盘后数据显示,深股通卖出2.32亿元,三家机构合计卖出6.43亿元。
英科医疗罕见跌停,跌幅达20%
消息面上,英科医疗暴跌或与大股东、部分高管集体宣布减持公司股份有关。
英科医疗6月1日晚间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方毅计划在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直接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5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刘方毅此番减持套现金额或超30亿元。
此外,公司总经理陈琼、副总经理于海生、副总经理李斌、财务总监冯杰拟分别减持7.5万股、4.万股、8.万股、4.5万股。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上述高管也可套逾万元。
英科医疗大股东、高管集体减持
英科医疗实控人和高管们如此大规模集体减持套现,无疑给了市场当头一棒:公司发生了什么?是不是自家人都认为股价太高估了?
其实英科医疗业绩十分靓丽,由于年初爆发新冠疫情,导致做一次性医用手套的英科医疗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年营业收入为.37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70.07亿元,同比增长38倍。而年一季报已经实现营业收入67.35亿元,同比增长7倍多;净利润37.36亿元,同比增长28倍!
英科医疗股价年以来最高涨幅超30倍(前复权),成为疫情中的超级大牛股。但在今年1月底冲上.99元的巅峰之后,便掉头向下,进入了下跌通道,并一路走低。如今跌至.12元,跌幅已经超过60%,市场已蒸发超亿元。
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司大股东和一众高管集体减持,无疑雪上加霜,也为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前海开源基金“抱团挨揍”
仅今日就浮亏超4.6亿元
英科医疗年以来备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也是各大基金的“抱团”重仓股之一,包括明星女基金经理葛兰旗下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基金。葛兰人称“医药基金一姐”,目前管理规模逾亿元。
中欧基金葛兰年大举买入“两市第一牛股”英科医疗,赚得盆满钵满。今年一季度她继续加仓约万股,目前看来这部分加仓股已经产生了浮亏。但好在她前期低位大量买入,总体上看仍然有不小的浮盈。
比葛兰买得更多的则是前海开源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产品集体重仓英科医疗,且今年一季度还在大举高位加仓,眼下看来或已被深套。
红星资本局查阅英科医疗股东数据发现,一季度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前海开源优质企业6个月持有期、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均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之十大流通股东之后的前海开源系基金,一共有6只“抱团”重仓了英科医疗,合计持有万股,这也意味着仅仅今日就浮亏超4.6亿元。
上述前海开源系基金管理人均为明星基金经理曲扬。曲扬,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曾为南方基金基金经理,年加入前海开源基金,任前海开源副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目前在管规模近亿元。曲扬在业内以“热点准、波段狠、长线稳”著称,其多只代表产品五年累计收益超过%,均属于行业前20名的水平。
年曲扬多只产品因重仓英科医疗,一度被市场“封神”。但今年一季度他继续高位加仓,则有些令人费解。因为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疫苗接种人数不断增加,一次性医用手套需求下降已成行业大趋势。市场普遍认为,英科医疗很难再有年那样的爆发式增长。不料曲扬仍然大举高位买入,结果被套在山岗。
也有知名基金选择获利了结,如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已在一季度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从其退出时间节点看,可谓及时离场,躲过一劫。其基金经理吴兴武,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硕士,也是医药科班出身。他于年10月起管理广发医疗保健基金,两年多时间就取得超过%回报,在主动管理型医药行业基金中排名第一,也是近年声名鹊起的基金经理。
英科医疗大举扩产
或有产能过剩风险
对于英科医疗实控人及多位高管减持股份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系个人资金需求”,且减持后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对公司的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目前英科医疗实控人为刘方毅,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位,财富值为亿元。刘方毅还有另一家准上市公司英科环保,已于5月25日获准科创板IPO注册,其个人财富无疑还将大幅上升。
其实英科医疗过去并不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