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核酸检测、端午外出和旅游活动注意事项等有关情况。目前全国核酸检测能力如何?端午节如何安全出游?回家或返岗需要隔离和核酸检测吗?这些热点问题,健康中国带来最新官方回应!
1.公众是否可以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截至6月22日,全国已有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约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2%。这个端午假期,旅游景区将继续坚持“限量、预约、错峰”,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管理。
一是继续控制景区流量。端午假期,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继续按照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执行。
二是持续推进“能约尽约”。除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外,控制现场售票和领票数量,让门票预约逐步成为景区开放管理的刚性要求。
三是严防人员瞬时聚集。特别是在景区出入口、健康筛查点、重要游览点、观景平台、交通接驳点、狭窄通道、购物餐饮等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加强巡视巡查,坚决防止人员瞬时聚集现象发生。
2.端午假期外出游玩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控?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二十条对单位和个人都提出了很具体的规定。
对个人防护有五点建议:
一是做好出行前准备。了解目的地近期疫情发生情况及当地防控政策,取消前往高风险地区的出行计划,出行前准备好口罩、手消等防护用品。
二是做好旅途中的防护。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当按照相关防控要求,保持人际距离,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三是做好公共场所的防护。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聚餐人数,缩短聚餐时间,室内用餐要注意通风,使用公筷公勺,入住宾馆后注意通风换气。
四是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行前有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应当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出行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五是保持正常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端午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性风险加大,对于重点单位要注意什么?
单位的防控应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持续强化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落实各项防控举措,提前谋划和部署,精细指导,及时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二是提升防控能力。充分发挥发热门诊、传染病网络直报“两张网”的作用,推进县级以上疾控中心、二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医院聚集性疫情。
三是加强重点场所机构疫情防控。加强宣传,特别是要加大对刚刚发布的65个防控指南的宣传,做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用就灵,把防控知识技能教给百姓。
4.目前对重点人群的检测情况如何?
目前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科学的手段之一,也是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课、复业复市和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有序扩大核酸检测能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6月3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一是对“应检尽检”八类重点人群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确定并动态调整检测策略和人群范围。
二是各地可根据本地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确定和动态调整优先检测人群。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全面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医院、妇幼保健院、海关、陆路边境口岸的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医疗资源相对缺乏、检测能力相对薄弱、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口岸城市,对尚未发生疫情的城市的能力要求是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措手不及。
5.武汉和北京都采用了所谓的混检方法。这种方法可靠吗?
“混检”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采样时,将几个人如3人或5人分别采样后,放至同一采样管中,这种模式也叫做“混合采样”或称“混采”,北京多数情况下采用这种模式;另一种则是在实验室检测时,将3人或5人的样本取相同体积混合在一起,也称“样本混合“。
从科学角度讲,第一种“混采”模式,不会影响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后一种将样本混合检测的模式,则对检测敏感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是已知的。
在现场采样中,如采用“混采”,要注意的是有序安排,如5人一组,每人持各自的条码,采样时每采一人,将该人条码贴至采样管上,这样就可有效地避免采样可能弄混的问题。
分析过程中,如采用“样本混合”的混检方案,在混合5人样本时,也要注意样本混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样本弄混问题。
混检大幅提升了核酸检测能力,比如,现在北京的日检测能力是20多万,使用这种结合模式,可使日检测能力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多万。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检测,还是应该采用单采单检。对于低风险人群的筛查,则可以优先选择“混检”。
6.目前全国核酸检测能力有哪些变化?
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核酸检测能力较3月份有了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方面,全国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由家增加至家,提高了%;医院由家上升到家,提高了%;医院由家上升到家,提高了%;疾控机构由家上升到家,提高了45%;独立医学实验室由家上升到家,提高了74%。
在技术人员方面,从事核酸检测技术人员总数由人上升到人,提高了%。检测能力方面,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核酸检测能力由3月份的万人份/日,提升到万人份/日,提高了%。截至6月22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共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万人份。
7.近期,各地核酸检测人员陆续进京。他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
主要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北京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满足公众和患者的检测需求,也是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所采取的安排。12个省,分两批次,一共是20个核酸检测队伍,分别对接在京的8医院和12医院。第一批是名检测队员,第二批是名检测队员,他们不仅仅是检测队员来支持北京,同时还携带了90多套核酸检测设备,医院增加4-5套核酸检测设备,大幅度在短时间内提高北京核酸检测能力。
8.如何缓解北京核酸检测供不应求的情况,以及缩短检测结果送达时间?
在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方面,一方面对北京市提出工作要求,督促其尽快增加检测机构数量、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社会检测机构作用等;另一方面,加强资源的统筹调度,必要时,为北京提供检测相关的支持。
目前,北京市核酸检测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与6月上旬相比,截至6月22日,全市检测机构从98家增加到家,每天最大检测能力从10万份提升到45万份以上。如采用5:1混检,每天可检测近万人。
原标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核酸检测、端午节外出和旅游活动注意事项等热点问题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