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csjkc.com/
10月18日上午,5岁的小仁仁驾驶着一辆“奔驰越野车”,开心地医院手术室的过道上。小仁仁马上要接受一个左上臂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和去年不一样的是,今年他是自己开着车进的手术室,坐在宽敞的驾驶室内,小仁仁几乎忘了自己是一个即将接受手术的患儿,完全消除了对手术的恐惧,医院新近推出并开展《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关怀干预》新项目的一个场景。
为缓解患儿在手术期的一切不适反应,该院新近投资购买了多辆儿童电动玩具车代替以往的手术车床,让患儿在接受手术前自行驾驶玩具车,这样既能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也增加了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该项目自10月15日开展以来,已有8名患儿享受了这一全新的医疗服务,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患儿:一路欢笑进手术室
15日清晨,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一辆“法拉利”轿车沿着长约50米的手术室过道缓医院麻醉科手术室,驾驶员是今年刚满3岁的小女孩露露(化名),一位将接受右耳包块切除术的患儿,她也是该院推出《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关怀干预》新项目的第一位受益者。
当日上午,已换上手术服的露露被父母抱着在手术室前等候时,医院麻醉科的医生医院首次推行的新措施——让露露开着车进手术室。听到玩具车发出的音乐声,刚才还啼啼哭哭的露露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个劲儿地叫着说要下来开车。在该科医生的引导和帮助下,露露喜喜欢欢地坐上了车,随着一声:“滴滴叭叭~~”,露露开着车顺利地驶上了过道。
也许是在手术室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开玩具车,露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只见她一边开心地笑着,一边不停地东摸摸西看看,已经被玩具车完全迷住,仿佛把即将进行的手术忘得一干二净。直到被在前面引路的一名医生阿姨边鼓励边哄着一路开进了手术室,露露才被依依不舍地从玩具车上抱了下来。
家属:这是一项贴心的医疗服务
看到自己的女儿笑着开进了手术室,露露父母悬着的一颗心才掉了下来。“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放心地在手术室外等着了。”
露露的父母介绍说,本来女儿当天进行的只是一个小手术,但也许是孩子太小的缘故,从早上给孩子换衣服起,露露就一直哭个不停。“虽然露露只有3岁多一点,但她可能至少懂得再小的手术也会疼痛,所以尽管我们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不停地安慰,但感觉她还是很惧怕即将做的手术。”露露的妈妈说,孩子不停地哭闹,也让他们夫妻俩感到十分地无助。“一方面孩子有病痛必须求医,一方面看到孩子有恐惧情绪又怎么都哄不下来,那一刻我们夫妻俩心都是个乱的。”
露露的妈妈说,直到看着孩子在医生的引导下顺顺利利进了手术室后,他们才长舒了一口气。“你们这个服务太好了,孩子进去时一点都不紧张。对比手术车床,这个‘法拉利’真是创新又贴心的医疗服务!”露露的妈妈说,当天上午手术室外还有很多等候的病人和家属,当大家看到这一幕时,都纷纷拍手叫好,很多人还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来这一温情的一幕。
和露露的父母一样,当看着自己的儿子小仁仁开着“大奔”一路驶进手术室后,家住施甸县仁和镇菠萝底村的段先生感到非常开心。段先生介绍说,小仁仁去年不慎将左上臂跌伤骨折后,来到医院实施了定位手术,18日上午,他们一家按约带着伤势已恢医院接受左上臂内固定物取出术。
“去年也是在这里做的手术,当时孩子因怕疼在进去前是又哭又闹,弄得我当时也是直抓脑壳。”段先生说,今年情况就大不同了,孩子是高高兴兴开着车进去的,在手术结束来到恢复室观察时,麻醉科的医生不仅为孩子准备了一大堆玩具玩着,其中一位医生还用手机放动画片给他看。“我看着他简直就不像才做了手术,好像只是跟打了一针一样。”段先生说,没想到就是这样看似普通的一个变化,儿子两次接受手术的反应却大不一样。
医院:新项目根据国际最新康复理念制定实施
让接受手术的患儿“开着汽车”进入手术室,这样既可以稳定患儿情绪,又可以解除家长担忧。“患儿自己开车到手术室门口,让曾经充斥着哭闹声的手术室走廊画风突变,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开小汽车时的嬉笑声,医院新近推出的《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关怀干预》新项目期望达到的效果。”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副主任王云祥说。
据介绍,麻醉手术前的紧张焦虑情绪是一个普遍现象,成人不会明显表现出来,而孩子则会借助哭闹表达自己的情绪。数据显示,高达60%的1~7岁儿童在行择期日间手术后第一天会发生躁动、谵妄等行为障碍,有时这些行为障碍可以持续到手术后2周。
“针对这一情况,我院新近作出了推行《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关怀干预》新项目的计划,并于10月15日首次实施。”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副主任王云祥介绍说。这一新项目是根据近年来国际上新推行的,由丹麦外科医生提出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制定的,这一理念是指为了加快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而采用的一系列围手术期的多学科技术综合运用措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施合理的措施尽力降低手术治疗对病人引起的应激反应,加速病人的康复,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王云祥说,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术前病人应有体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准备、减少治疗措施的应激性和阻断传入神经对应激信号的传导等3个方面。
“以前,很多患儿在接受手术前,由于年龄小,必须上全麻,术后患儿的表现也经常为清醒后长时间疼痛和哭闹等,这样很不利于患儿的康复。”王云祥说,在该院新推行的《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关怀干预》新项目中,除了在实施手术前,将手术车床变换为儿童玩具车,让患儿在玩乐中忘却对手术的恐惧感,在术后观察室,还为接受完手术的患儿准备了很多软性玩具以及看动画片等,并让家长进入陪伴,进一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以达到帮助患儿解压和镇痛的目的。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该院新推行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这一全新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全麻,全身干扰小,避免神经损伤,还可以在术后帮助患儿长时间镇痛。
医生:一切为了患儿
据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医生兰娇嫣介绍,今年5月以来,《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关怀干预》项目,在北京、医院已经开展实施。“这一项目的开展,都是本着围手术期解决患儿焦虑紧张情绪实施的。据了解,目前在云南省,我院还是首创。”
兰医生介绍说,今年9月,该院组织麻醉科医护人员先后到上海、杭州等大型医疗机构学习交流后,特意引进“玩具接送车”这一温馨医疗服务。“玩具接送车可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们对做手术不再那么害怕,降低患儿的术前焦虑,有益于患儿身心健康。除了患儿,家长也会更放松,医生的压力也减轻不少,这对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兰医生介绍说,医院领导也很支持,科室的报告才一交上去就得到了同意批复,并很快投资选购了多辆玩具车放进了手术室备用。
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副主任王云祥说,该院推行《围手术期患儿心理关怀干预》新项目的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患儿”。“唯有常怀便民之心,才会常有便民之智。只有从点点滴滴体现关爱,才能最终实现尽可能帮助患儿减少恐惧,降低疼痛,尽快康复的目的。”
来源:春城晚报崔敏
编辑:姜永华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 -
(发信息、广告请加QQ咨询)
投稿邮箱:wx
bsxw.cnen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