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news/a_6169094.html引用格式
引用格式:曹永福.当代医学伦理学视野中的医疗职业伦理、生命伦理与健康伦理[J].医学与哲学,,42(19):5-9.
作者简介:曹永福(-),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E-mail:cyongfusdu.edu.cn①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
摘要:古代医德思想主要是医者个体的职业美德和职业戒条。近现代医学伦理学主要关涉医界的行业规范。生命伦理学以生命医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为导向,探讨道德的社会应对措施。健康伦理学明确健康的价值地位,确立不同社会主体的健康道德责任。公共健康伦理学确立健康或卫生领域中的公共伦理。当代医学伦理学经历了古代医德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健康伦理学与公共健康伦理学的不同阶段,是对不同阶段医学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代医学伦理学有着医疗职业伦理、生命伦理与健康伦理的不同面向。
关键词:古代医德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健康伦理学,公共卫生伦理学,当代医学伦理学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健康中国”战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危机,又倡议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1],健康伦理再度引起伦理学界,尤其是医学伦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健康伦理是当代医学伦理学的重要内容[2],当然也是所谓的“健康伦理学”和“公共健康伦理学”[3](又被译为或被称为“公共卫生伦理学”[4])的研究对象,而生命伦理学又是“医学伦理学的扩展”[5]。在此就提出了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健康伦理学和公共健康伦理学(或公共卫生伦理学)与近现代医学伦理学以及生命伦理学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即健康伦理、医疗职业伦理和行业伦理、生命伦理等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因此,梳理并厘清这些问题,有利于认清有关学科的定位和开展有关的学术研究。
1古代医德思想与近代医学伦理学1.1古代医德思想:医者的职业美德和职业戒条韩启德院士[6]指出,人类在远古时代有医术尚没有医学,步入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5世纪人类文明辉煌的所谓的轴心时代,东西方的传统医学方才兴起。从人类医术与医学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医德与医术相伴而生,伦理是医学的重要构成。一方面,人类早期的医术有结合宗教信仰的算命、占卜、巫术,以及断肢固定、脱臼复位、外伤包扎等技术,乃至利用各种草药治病等,这些医术本身蕴含着人们对患病同类关爱的道德思想;另一方面,最早解释身体和疾病的医学理论中就有伦理思想。例如,西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身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组成,四个系统达到平衡,身体就处于健康状态,否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其医学思想被后人整理成《希波克拉底全集》,其中包括伦理文献《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的理论基础上,以阴阳五行为纲,形成以整体论为特征的理论体系,其中有《疏五过论篇》和《征四失论篇》两个非常重要的伦理文献。可以说,一部古代医术和医学史,就是一部医学道德实践史和医学伦理思想史。
从那时起,医者就成为一种高尚的职业,医师需要具有美德,这已经成为传统。古代医德思想被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最初形式,被称为医德学(medicalmorals)[7]3。其实,医德学并不是一门学科,因它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8]。医德实际上就是医者道德,强调的是医者个体自律。古代医德思想主要散见于历代医学典籍,医德实践主要体现在医家的身体力行之中,表现为医者的职业美德和职业戒条,主要内容是应该如何善待病人,调整的医学伦理关系主要是医患关系。医者应该具有职业美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可以断言的是,人类会永恒强调医者的职业美德。
1.2近现代医学伦理学:医疗行业规范近代医界当然也重视医师美德,例如,英国爱丁堡大学约翰·格里高利(JohnGregory)教授在《关于医生的职责和资格的讲演》中指出,医生的仁慈应来自其道德感,“医生对病人的态度、行为应基于无私、仁慈的情感,如仁爱、同情”[9]。但在这个时代,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得到更快的发展,医院建制化且内部有了分工,药师与医师分离,外科医师与内科医师分开,且整个医界行业化。医师不仅面对如何对待病人的伦理问题,而且面临如何处理同行关系,医学伦理关系更为复杂化。有了“行业”就要有“行规”,近代医学伦理就表现为医疗行业规范。典型代表就是年英国托马斯·帕茨瓦尔(ThomasPercival)的《医学伦理学》(MedicalEthics)一书的出版,该书全称是《医学伦理学:或适用于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的职业行为的机构准则和箴言》(MedicalEthics:or,ACodeofInstitutesandPrecepts,AdaptedtotheProfessionalConductofPhysiciansandSurgeons)[10],其背景是当医院由于内部管理问题而出现了医生之间的纷争,需要起草一份行业行为规范来解决纠纷:该行规是各成员彼此交往的成规、礼节,即医生应像绅士一样地行为。医生之间不要竞争,否则嫉妒或当众公开矛盾或不同观点,只能损毁同事关系,并最终使患者利益受损[11]。年,美国的医疗行业组织——美国医学会制定的伦理准则,主要引自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学》[12]。自此之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行业组织都会制定自己的行业行为规范。可见,近代医学伦理学强调的是医界行业自律。而且这种传统也延续到现代。系列国际性的医学行业组织的成立,从而诞生了国际性的医学行业规范。例如,年诞生的世界医学会发布的《日内瓦宣言》和《国际医学道德守则》,我国的医师行业组织——中国医师协会于年公布的《中国医师道德准则》。
2生命伦理学或生命医学伦理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命伦理学(bioethics)诞生。美国《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修订版(第二版)主编沃伦·托马斯·瑞奇(WarrenThomasReich)将生命伦理学定义为:“运用伦理学的方法,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道德方面,包括道德见解、决定、行动、政策进行系统研究。”[13]生命伦理学探讨的是某些生命医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引发的大量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又被称为生命医学伦理学(biomedicalethics),这些技术包括生命维持技术、生殖技术、基因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等等。可见其“以问题为导向”的显著特征。生命伦理学并不局限从医者个体角度和医疗卫生行业,而是从一个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视角, 因此,当代医学伦理学有着不同的面向和学术视野:不再局限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道德,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