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非接触服务”在沪上医疗系统跑出了新形态。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最新消息:上海已有8家医院获得“医院”牌照,已为逾6万人次提供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医院触网上“云端”,就医秩序进一步优化,老百姓“看病难”也有了新的破题思路:积极利用“互联网+”分级诊疗,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上海正致力于加速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新助力。
乘“云”而上,新的诊疗特色正在形成“我医院皮肤科开药,最近药已用完,有没有慢性皮肤病药膏寄送服务?”……疫情期间,在“医院门诊服务号”上开通的“轻问诊”平台上,皮肤病患者最多,占三分之一。3月起,这些求助“轻问诊”平台的患者需求开始逐步得到满足。因为,医院医院上线了,可提供在线复诊、电子处方、购药邮寄等服务。
医院副院长徐文东教授介绍,医院医院运行近一个月,皮肤科已为近千名患者提供了在线问诊或开药(挂号)服务。在积极乘“云”而上、提供更多便民惠民医疗服务的同时,医院专科发展也迎来新动能。目前,医院正考虑引入5G、AI辅助远程诊断皮肤疾病等新技术,形成新的诊疗特色。
与之类似,3月12日,医院开始在“医院”App上试运行“医院医院”,常见病患者只要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体验线上诊疗、线上处方、线上支付(支持本市医保支付)的便捷就医新模式,连药品也可通过快递送上门。
在这一轮疫情防控中,上海“互联网+”医疗建设提速。目前,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获批开设“医院”,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同时,改善就医体验。
数据显示,沪上8家医院已完成网上医疗咨询服务6.77万人次,诊疗服务人次,开具处方张。
1.58万通电话,“一线”分流就诊需求在医院的“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热线电话铃声不断。“你好,这里是发热咨询平台,请问你有什么需求”“你这属于普通感冒,不要焦虑,自行口服中成药是可以的,建议观察两天体温,医院请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这也是疫情之下催生出的上海医疗服务新模式——“线上分流就诊需求”。上海第一时间设立“互联网+”防疫便民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健康咨询、科普解读及心理疏导服务,同时做好新冠肺炎、发热患者引导分流,尽一医院的交叉感染风险。
1月31日,上海市卫健委、申康中心联合推出“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开通热线电话、心理援助热线和“新冠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