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2018年中国无偿献血近1500万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77305.html

央广网北京6月10日消息(记者杨祎)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宣传口号“人人享有安全血液”。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例行新闻发布会(央广网记者杨祎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介绍,自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连续二十年持续增长,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大约是30万,到了年接近万人次。年全国采血量不足万单位,到年达到了2万单位,增长超过4倍。

以北京市为例,年北京市共采集供应血液71.2万单位,自采无偿献血增长率13.1%,位居全国第一。年春节放假期间,共采集血液个单位,同比增长了34.1%。全市血液库存在采血的淡季始终保持在安全线以上,保障了临床用血的需求。

在血液质量安全方面,周长强表示,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血站质控体系建设,颁布实施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也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高危献血人员屏蔽制度和血液的冷链管理制度,每年还要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安全技术核查。年以来,血液核酸检测实现了全覆盖,有效缩短了病毒的窗口期,更加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血液管理的安全水平。

在临床用血安全方面,周长强强调,临床用血是保障血液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全国已经超过28个省成立了省级的临床用血质控中心,并且把医疗用血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不断推广临床合理用血的理念和经验,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

如何提高血液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周长强指出,一是建立网络保基层,二是建立机制保急需。

“根据现在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和基层患者就医需求量的增加,血液的需求也在不停增加,所以我们不断加大对县级以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保障力度。”周长强介绍,据统计,年至今,连续3年全国一半的血液供应了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在保急需方面,通过建立多层级的血液预警和调配机制,解决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偏型性的血液紧张问题。“年,全国区域间共调配血液万单位,其中省内调配了.5万单位,省际间调配了血液25.5万单位。”周长强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没有发生长时间的血液供应短缺问题。

据悉,下一步,卫健委将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无偿献血制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ycf/11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