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日新增4000例医护人员,哭了

谁也想不到,吉林疫情会变得如此严峻。

仅半个月时间,激增就超过万例。

尤其是3月14号。

一天就新增余例。

其中例确诊,例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源头尚未查明。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此轮疫情病毒来自境外,为奥秘克戎BA.2进化分支。

我们都知道,去年席卷美国的变异病毒,就是奥密克戎。

而奥秘克戎BA.2进化分支更狠。

防疫专家说:

奥秘克戎BA.2的传染性,相比BA.1又提高了30%。

图:澎湃新闻

吉林省又属北方。

天寒地冻,为病毒传播提供合适土壤。

疫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来看吉林市的防疫状况。

自3月6日起,火车站已经停运。

城内所有地铁、公交汽车,也暂停运行。

疫情反扑凶猛。

吉林医院。

可容纳超张床位。

吉林各高校,也实行全封闭管理。

有人拍摄到这样一幕。

疫情反扑后,学校超市被抢购一空。

学生们都在抓紧囤粮。

南方已经回暖,穿起短袖。

但在吉林,人们做核酸都是头顶着大雪。

一边防着病毒,一边防着冷空气。

街道没了往日繁华,大家都在居家抗疫。

吉林硬核防疫口号,也登上热搜。

吉林长春一小区,为调动大家做核酸积极性,工作人员手举喇叭大喊:

你不做,我不做,咱俩都别想好过。

你不抠,我不抠,病毒发展何时休。

在吉林,有人在家门口加装一层塑料布。

然后,剪一个可以开合的“口”。

做核酸就打开。

平时闭门不出。

吉林人的防疫,懂事得让人心疼。

疫情之下,吉林每个人都很难。

市民足不出户。

官方压力山大。

但是,论防疫之辛苦,可能还是前线医护人员更有发言权。

黑龙江是吉林隔壁邻居。

兄弟有难,不能不帮。

3月13日下午,哈尔滨医科大组建一支“重症医疗队”,支援吉林。

参加医护,均是该院的精兵强将。

此外,医院,也闻声而动。

志愿者一批又一批。

大家都抢着上前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团结,从来都是中国的魂。

3月14日,内蒙古医疗队援吉林。

志愿者队伍高达人。

顺便还带着了多公斤的医疗物资,助吉林一臂之力。

江西老表也来了。

医务人员整装待发,飞向千里之外的吉林。

有人说,此次疫情不比当年武汉,没那么可怕,所以没必要大肆宣传。

这种说法,我恕难同意。

经2年传播,病毒毒性不比当年。

可是,它传染性、隐匿性依然很强啊。

吉林市常住人口万。

光全员核酸就做了10次。

而之后还要继续检测。

医护人员工作强调之大,可想而知。

在吉林,室外零下十度的天气。

医护人员忙完了,只能就地休息。

有人抱怨核酸检测队伍太长。

但他们不知道,真正该抱怨的是医护人员。

因为,往岗位一站,就是一夜不合眼。

有人为居家隔离叫苦。

但他们不知道,疫情之下,真正辛苦的,是在户外值岗的医护。

没有热水袋,没有空调。

抖腿,搓手,是他们唯一的取暖方式。

有医护人员说,“太冷了,冻得我想哭。”

医院上班不一样。

没有诊所,没有固定时间,甚至,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3月15日,长春某防疫站点。

风雪在耳边呼呼作响。

医护人员围在一起,就地用餐。

有的医护人员,把饭盒放在汽车后备箱上。

雪花落进了快餐盒。

他抖索着身体,夹起菜,急忙往嘴里送。

路人好心提醒:找个没雪的地吧?

医护人员挥挥手:我随便吃几口。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就在这关键时刻,却有人做出让医护人员心寒的事。

3月12日,吉林某社区做核酸检测。

有个男子,二十来岁,从小区出来排队。

防疫人员问,手机带了没?

男子说,没带。

防疫人员说:没带手机带了身份证也行,你回家取一下。

听到这,男子不乐意了。

各种脏话就飙了出来,扔下一句“爱做不做”,转身离开。

但走了没多远,男子又折回来。

然后,挥起拳头,对着防疫人员砸了下去.....

防疫人员穿着防护服,肯定不是男子对手。

人当场倒地不起。

医院,被诊断为颈椎受伤。

事件迅速发酵,引发舆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ycf/11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