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首届济南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暨黄河流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博览会有关情况。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满倩倩济南报道
4月15日上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济南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暨黄河流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博览会将于4月19日至20日举行。这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一次盛会,也是国内首次以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冠名的高端峰会。
高峰论坛4月19日开幕,一系列重磅成果即将发布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介绍,举办此次博览会,主要目的是充分展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两区”同建成果,交流部省市联动和优势互补机制经验,加强全国各先导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本次峰会以“应用驱动创新,融合智造未来”为主题,主要内容分为“一会、一展、一对接、六论坛”。
“一会”即首届济南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会上将进行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高峰对话,发布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展”即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果展暨黄河流域人工智能产品交易博览会,重点展示先导区建设成果、发展态势和特色、人工智能企业的优秀案例;
“一对接”即国家工信部AI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对接活动暨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招商洽谈会,旨在搭建人工智能合作平台,提供人工智能项目和需求对接机会,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六论坛”即六个人工智能不同领域的平行论坛,分别是:“融合新技术智造新未来”分论坛、“开源世界”分论坛、“国产化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助力产业升级”分论坛、“量子计算与数据安全”、“AI+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AI+BIM数智发展新引擎”平行论坛。
记者了解到,本次峰会将有一系列重磅成果发布。例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发布《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地图》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业白皮书》,济南市将联合西安、西宁、呼和浩特等黄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布《黄河流域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宣言》,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发布《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等。峰会还将分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果展将集中亮相一批最新的科技成果。
济南、青岛各自争锋,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加速集聚,济南下决心要领跑全省,青岛也是当仁不让。
国家工信部于年和年初,分两批批复建设8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济南-青岛是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城市,另外济南还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城市。
一年多来,济南实施“AI泉城”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青岛开展“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两市已分别推动成立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基金。
协同作战的同时,济南和青岛两市也在进行着竞争,不仅比基础、比实力,还要拼创意、拼想法。
济南提出“两区”“两高”的发展目标,既要加快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又要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青岛也紧紧把握先发优势,力争到年培育10家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建设20个左右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形成5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初步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近日,山东拟对28个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给予专项激励,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个,分别是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济南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集群。这也暗含了济、青二市在智能制造领域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方向。
目前,济南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形成了全国前列的优势产品和应用场景。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等一批高层次平台载体落地济南。4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不仅如此,济南还在积极谋划人工智能岛建设,预计到年底,建设运营机制基本完成,部署10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届时,人工智能岛也将成为济南市的产业名片,形成国内一流的产业影响力。
与此同时,青岛也在快马加鞭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城市发展,尤其在工业互联网、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家居、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等优势特色领域“趟出一条路子”,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青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