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10:00,上海举行第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医院院长李明介绍上海疫情最新情况。
Q疫情当前,医院既要承担常规诊疗工作,也要进行疫情突发处置,目前是如何兼顾日常运行和防疫工作的?
A医院院长李明表示,作为上海市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自疫情发生以来,落实市、区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强化院内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同时,积极保做好医疗服务。
一是加固院感防控体系。例如所有院部领导建立24小时值守,在院带班,制定应急演练方案,从区域—楼栋—楼层—人员多维联动应急演练。同时利用智慧化场景动态监测,一日两报对院内所有人员进行上岗人员实际情况的监测。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加密核酸检测的频度,对所有医护人员包括第三方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医院监测哨作用,做好五方面工作。首先是标准化建设了发热门诊,坚持“六不出门”,同时发热门诊中间儿童和成人进行分批管理,将发热门诊和社会“愿检尽检”核酸检测区域物理割断,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配足配强院感人员。医院严格落实入门“五件套”,把好三道关口“院门、楼门、病区门”,都有专门流调人员。医院实行人车分流和三层防护,包括人防、物防都进行管控,严格落实市卫健委入院陪护制度,非必要不探视、不陪护,必须陪护的必须固定人员,核酸检测也要符合要求。同时,为了防患有些复杂性疾病的问题,院内建立24小时专家会诊机制,对于所有接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排查。尤其在发热门诊内的其他疾病进行及时诊治和会诊,医院这两天单日发热门诊最高接诊量达到人。
三是尽量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不间断。医院一直是医院门诊,通过精准化预约诊疗,同时拓展互联网云就诊模式,使百姓就医尽可能预约或者网上进行就诊,减少聚集。通过智能导航包括智能预问诊等数字化转型服务打造一种便捷的就医体验。对急诊以及入院患者院内将另外开辟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为患者以及尚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急救患者设立缓冲区域,与普通患者分区治疗,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对血透患者专门设立了专班,一些封控区的血透患者设立专班全时段上岗,保障血透患者的及时医疗需求。医院辟出一个病区设立专门病区和专用产房,做好孕产妇救治。疫情以来,医院先后有13位管控医院平稳生产。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严格预检分检同时坚持首诊负责制不推诿病人,不断提高发热门诊预警的灵敏度,确保发热病人’应检尽检’和闭环管理,同时努力通过疫情防控同时加强日常医疗活动,保障居民就医需求”,李明表示。
来源:周到上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