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年月5日0-4时,江西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5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例。新增确诊病例中,南昌市15例、新余市9例、上饶市9例、九江市6例、宜春市6例、赣州市4例、抚州市例、萍乡市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中,抚州市4例、南昌市3例、九江市1例、新余市1例、赣州市1例。截至月5日4时,江西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53例,治愈出院病例37例。确诊病例中,南昌市例、九江市9例、新余市78例、上饶市78例、宜春市54例、赣州市5例、抚州市46例、萍乡市3例、吉安市15例、鹰潭市9例、景德镇市4例。治愈出院病例中,南昌市10例、新余市5例、上饶市5例、抚州市5例、宜春市4例、九江市3例、赣州市例、景德镇市1例、萍乡市1例、吉安市1例。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人,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1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 00年月6日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令第8号
公告
为落实全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令要遵守。全体在昌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遵守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疫情防控各项指令,主动开展自报自控自救工作。
二、管理要封闭。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含开放式小区)、单位实行严格文明有序的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具有效证件。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严控,特殊情况由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备案。体温异常必须到指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无特殊需要,倡导每户家庭每两天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
三、发热要报告。在昌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必须第一时间向村、社区、单位报告,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预检分诊,视情况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对出现确诊病例的,视情况对小区、村组、楼栋(单元)实行封闭式隔离。
四、外来要严管。市外来昌人员须在1小时内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的村、社区或单位报告近14天旅居史、接触史和健康情况。近14天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的,应进行居家、单位隔离或集中隔离14天。有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必须及时进行预检分诊,视情况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主动申报,随意外出,拒绝接受测温、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五、人员要分散。不串门、不集聚、不聚餐、不聚会、不打牌(麻将、扑克)。红事停办,白事从简,并报村、社区备案。尽量不出门,外出必须戴口罩。
六、营业防控要统筹。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合理安排营业时间。餐饮推行打包带走用餐。公共场所定期消杀,进入人员一律测温、佩戴口罩。快递、外卖实行无接触配送。
七、买药要登记。所有药店出售与治疗发热、咳嗽有关药品,必须核验身份证实名登记,发热病人要测温并询问记录病史,同时迅速向属地乡镇、街道报告。
八、责任要落地。落实企业、写字楼、商铺、出租房、宾馆(酒店)、学校、机构、机关事业单位等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员工、商户、学生、承租人员等的管控和及时报告,如上述区域发生疫情而未及时报告的,将依法追究主体单位或个人的责任。
九、复工开学要有序。严格落实全省复工开学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复工开学。
十、防疫要文明。倡导文明社会风尚,普及防控知识。相关人员要依法、文明管理,全体在昌人员要主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党员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发挥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带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00年月5日
日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发布。试行第五版内容包括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临床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医院感染控制等内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滑动可查看全文)
同天,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第五版诊疗方案的解读,要点如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传染源改为“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本身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比如讲发热乏力等,但是做咽拭子检查,核酸检测是阳性的。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更多地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无症状感染者病情偏轻,病毒量相对少,因此在传播能力上可能会弱一点。
潜伏期1至14天,一般为3至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而且“疑似病例”标准修改为:无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抗病毒治疗增加“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成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病情监测,增加“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关于中医治疗。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在“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基础上,增加“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按新版诊疗方案标准疑似病例可能增加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轻症病人有低热呼吸道表现,因此第五版诊疗方案对于疑似病例判断的标准将“发热”改成了“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这样可能会增加疑似病例数量,但及早收集、搜索出这些病例,对控制疫情、控制传染源是很有好处的。病例加重通常在病程第9天到第1天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相当一部分病人发病时中低热症状不是很重,加重时间更多是在病程的第九天到十二天,加重之后有快速进展的过程。这个经验总结对早期控制患者病情,加强治疗措施很有帮助。未接触感染者偶尔咳嗽不必恐慌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在传染病的诊断上,除了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结合我省前期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救治情况和地域、气候特点,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预防和对症治疗,特制定本方案。一、疾病特点
(一)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最长约14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这与SARS有很大不同。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多数病例均有与武汉市相关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史。人群普遍易感,已出现聚集性病例,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二)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并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唯一首发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眼科症状、或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均可为本病的首发症状。部分流行病学患者自身症状不明显,但有较强传染性,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三)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采集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四)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二、医护人员防护
发现观察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原则,采取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在各环节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隔离工作,要做到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规范病例发现、报告和处置,防护用品的使用可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00]75号)执行。
三、中医药预防
(一)药物预防
1.代茶饮方:太子参3g、金银花3g、藿香3g、桔梗3g、甘草3g。
.基础用方:玉屏风散加味,组成如下:生黄芪1g、防风
10g、白术10g、银花10g、连翘10g、贯众6g、佩兰10g、陈皮10g、苍术10g、桔梗10g。
(二)热敏灸预防(一艾三用方)
方法一:
每小时嗅热敏灸艾条产生的艾香一次,每次30秒钟。热敏灸艾条中纯净艾绒的芳香成分及羌活、独活、细辛、川芎中芳香药性具有很好的芳香醒脑,敏化嗅觉,净化鼻咽内环境,提高鼻咽部免疫力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宣化上焦湿邪。
方法二:
选穴:?中脘、神阙、关元。
操作方法:循经往返悬灸。施灸时艾热在施灸穴区附近缓慢移动,找到热感有渗透、远传、扩散、舒适等特殊感觉的位置,进行重点循经往返施灸。
灸量:每日一次,每次每穴施灸约45分钟。
在上述基础上,能够接受麦粒灸者,对足三里穴加麦粒灸,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施灸过程中,被施灸者应防寒、保暖。
方法三:
每天用热敏灸艾条半支放入毫升热水中泡脚30分钟,至额汗出为度。
通过艾熏、艾灸、足浴,一艾三用,每日一次,有明显的芳香化湿,宣达三焦的功效。
四、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全省各地可根据病情、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表现: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山蜡梅叶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临床治疗期
(1)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
加减:发热重者加滑石;咳嗽明显加矮地茶
()中期: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萎30g、生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
加减:高热不退者加安宫牛黄丸或羚羊角粉(冲),腹胀便秘甚者加枳壳、厚朴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痰热清注射液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热敏灸治疗:参照“热敏灸预防(一艾三用方)”的方法。
来源:央视新闻、江西卫生健康、医院等
编辑:骆志俊出品: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投稿邮箱:jxtaxw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