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的渭南充满色彩也充满温度。
陕西网讯(记者李倩倩)华灯初上,霓虹璀璨。近年来,渭南市结合楼、路、桥等城市建筑载体,以城市记忆为魂,以历史文化为韵,精心打造流光溢彩的渭南夜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新闻中的渭南事,一起来了解下吧!省医保局调研医院举办演讲比赛11月24日下午,省医保局调研组组长黄志刚一行5人,前往渭南杜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医疗保障工作。调研组一行实际查看了杜桥办社区服务中心的门诊结算大厅、中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两病"政策执行、门诊慢特病报销、电子医保码激活与应用等工作。同时,听取了服务中心医保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医保运行及政策宣传、4+7带量采购药品使用、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增参保、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工作等情况。11月24日下午,医院党委举办“弘扬抗疫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主题演讲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心内呼吸介入支部张晓翠荣获一等奖,药剂、感染支部郭菲、张利乐荣获二等奖,总务保卫设备、医务医保、消化儿科、手术麻醉重症供应支部赵文泰、王泽、樊苏宁、常蒲英荣获三等奖,其余进入决赛的选手荣获优秀奖。11月24日,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渭南市第七届青年歌手大赛总决赛暨颁奖盛典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本届青歌赛以“青春不负韶华”为主题,25名选手按规则展现了自己的音乐风采,最终流行组陈有左和民美组姜永华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打造省级示范步行街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临渭区筑牢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疫情防控底线据了解,信达梧桐里是陕西省首批三个省级试点步行街提升改造项目之一。项目由市商务局牵头,年8月开始,共投资1.36亿元。项目通过资源整合将进一步优化商贸业态结构与布局,提升品牌数量和质量,集聚街区人气,拉动区域就业,促进消费增长,逐步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成为展示渭南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临渭区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和进口冷链食品检查全覆盖的要求,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监测和排查处置工作,推动从业主体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同落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渭南高新区持续深化“校区合作”平台,通过构建“X”聚才新模式,进一步营造人才优先发展环境,持续涵养黄河金三角区域最优人才生态圈,着力构筑“高精尖缺”人才集聚洼地,以“人才链”耦合“产业链”,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潼关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大荔举行现场推进会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的反家暴意识,保护妇女群众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推动和谐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潼关县妇联联合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等16个单位在祥和广场开展以“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的反家庭暴力普法宣传活动。11月24日,大荔县在范家镇召开设施棚体建设现场会,推动以设施冬枣为中心的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县设施总面积为48.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5.25万亩、大棚37.01万亩、中小棚6.29万亩,设施总产量85.12万吨、产值78亿元。而设施冬枣栽培面积达34.2万亩,产值突破60亿元,设施冬枣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蛋蛋。11月23日,蒲城县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舜浩,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钟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史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县政府副县长张武军参加开班仪式。近年来,蒲城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累计建成个“村党组织+”、22个“联合党委+”产业点,带动贫困群众户,户均增收元。其中,“村党组织+”模式被评为全市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年省政府公示蒲城县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11月24日下午,省医保局调研组组长黄志刚一行来渭南市临渭区杜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医疗保障工作。记者张耀锋摄
听取了中心医保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记者张耀锋摄
11月24日下午,医院党委举办“弘扬抗疫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主题演讲比赛。记者冯天丽摄
医院党委书记张荣岗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记者冯天丽摄
渭南市第七届青年歌手大赛总决赛暨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渭南高新区组织企业赴各大高校开展人才招聘活动。
大荔县在范家镇召开设施棚体建设现场会。
蒲城县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潼关县开展“11.25”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
傍晚的渭南静谧动人。
渭南天气早知道,工作出行好安排。
总编
杨青山主编
张耀锋责编
李倩倩编辑
冯天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