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新闻学子这样回答焦书记

“不忘初心励志力行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6月19日下午,在届毕业生毕业倒计时10天之际,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为毕业生上最后一堂思政课,勉励毕业生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此次课程同时是教育部主办,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复旦大学负责承办的“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报告会。

焦扬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的新的历史命题作为开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新时代的考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考卷,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考卷,也是关系到每个人未来的考卷。答卷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交出一份无愧于复旦人、无悔于初心,不辜负国家、人民和时代的优秀答卷,焦扬这样寄语毕业生们:

“用实干回答青春之问,用求索回答未来之问,用奋斗回答人生之问,用奉献回答时代之问。”

“复旦的基因,深深植入每一代复旦人的精神世界;复旦的文化,深深镌刻在每一位复旦人的骨子里,融入到每一位复旦人的血液中。同学们是复旦基因这一代的传承者。

在年的办学历程中,每一代复旦人都以追求真理为天职。复旦人有追求真理的红色基因、实践基因和学术基因。”

“毕业生永远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母校将与你们共同奋斗,一起建设新时代,一起交出自己的时代答卷。”

“希望并相信每个毕业生都能交出一份无愧于复旦、无悔于初心,不辜负国家、不辜负人民、不辜负时代的优秀答卷。同学们,复旦将因为你们而更加光荣!”

20日晚,新闻学院党委组织专题学习讨论,邀请现场聆听思政课的代表面向全体毕业生回溯听课实录,交流听讲体会。

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周晔在主持讨论时表示,焦书记用思政课第一课堂这一形式,用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的新的历史命题作为主线,用大量复旦人可亲可近可忆的校园故事,语重心长又娓娓道来,体现了校党委继承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心用情至深、期望立意至远。周晔回顾重申了焦书记出席届新闻学院毕业生离校活动时,赠与全体师弟师妹的寄语:牢记“好学力行”的院训,做到“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周晔提出新闻学院全体毕业生应当珍惜新时代、勇担新使命,深入学习领会焦扬书记届毕业班思政课暨报告会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将其作为离校前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和踏出校园后的行动指南,毕生传承复旦赋予的“基因”,无愧于“复旦新闻人”这一光荣的称号。周晔强调举办学习交流讨论,是学校毕业生思政课的“学院版”,也是学院党委“两学一做”活动和“争做《共产党宣言》忠实传人”主题教育的延伸。

学院毕业生们围绕“新时代的考卷复旦新闻人如何作答”进行了讨论。

级本科毕业生袁超颖

(毕业去向:第24批人才工程预备队队员,级本科生辅导员)

在毕业生思政课上,焦书记系统梳理了复旦的基因,讲述了历史上很多卓越的复旦人的故事,又提出了新的时代榜样和复旦榜样,激励我们用实干、求索、奋斗、奉献完成时代答卷。在我看来,这节思政课是对本科四年生涯最好的一个总结和告别,我们这一代学生的成长历程是和新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的,而我们也终将带着复旦基因和时代使命继续前行。毕业之后我将继续留在复旦新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同时也将成为18级新闻学院的新生辅导员。今后,我也会脚踏实地带好班级,将复旦的基因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同时认认真真做事,永远怀揣热情,不忘初心,完成时代交给我的答卷。

级本科毕业生林之玉

(毕业去向:第24批人才工程预备队队员,级本科生辅导员)

有幸在毕业之际聆听了焦书记的思政课,焦书记提到了多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在学术、实践等各个方面,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努力创造新时代。他们的事迹令我深深触动。而我们也即将奔赴祖国各地、世界各地,作为复旦的青年人,我们要时刻牢记焦书记的嘱托与期待,交出一份无愧于复旦、无悔于初心,不辜负国家、不辜负人民、不辜负时代的优秀答卷。

级专硕毕业生赵恩澈

(毕业去向:山西省选调生)

最后一堂思政课,焦扬大师姐的谆谆教导使我受益良多。“不忘初心,励志前行,向无数优秀的前辈学习,用奉献回答时代之问。”几十年前,前赴后继的校友前辈们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深山、荒漠、海岛,做出令人敬佩的科研成果。学习时光飞逝,我们也即将离开校园,踏上社会各个岗位,我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去基层为人民服务,了解一线群众的所需所想,带着青年人的责任感建设新时代,书写人生新华章。

级专硕毕业生邹奕叶

(毕业去向:国家文化重点单位、苏州博物馆)

课堂上焦书记提到了“实干”,“求索”,“奋斗”,“奉献”这几个词,它们每一个词都很有份量。如果说毕业是走上了社会的考场,那这几个词就是焦书记为我们划下的考前重点。在我看来,我认为实干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手头的事,哪怕是很简单的工作;而求索则是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工作,要有着跳出舒适圈,不断提升自我的决心和毅力。在未来的人生里,我一定不会辜负母校的期望,不断奋斗,坚持奉献,用好学力行答出一份无愧于复旦,无悔于初心的优秀答卷。

级科硕毕业生刘芸

(毕业去向:国家医疗重点单位、医院宣传办)

百年复旦,燕曦流芳,马相伯校长为中华文化崛起而办学,陈望道老系主任、老校长为中国道路而挑灯翻译《共产党宣言》,颜福庆校长为开辟中国医学事业而东奔西走,一代代复旦先贤胸怀家国天下,不断发扬红色、实践、学术、开放基因,带领复旦一步步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回首复旦校友的杰出成绩,焦扬书记激情昂扬,面对即将毕业的复旦学子,焦书记殷切寄语,她勉励复旦学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复旦基因的内涵,带着自信拥抱新时代,为实现新中国“两个百年”目标而奉献,听讲之后我不断对自己说:“服务国家,引领社会,创造未来。”

15级科硕毕业生褚传弘

(毕业去向:继续深造攻读博士)

伴随着一声熟悉的上课铃响,焦扬书记为我们即将毕业的届毕业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毕业思政课。焦扬书记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语境,从复旦百年校史、优秀校友事迹出发,提出“追求真理、家国天下、开放自由、自强不息”是复旦建校来35万校友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焦扬书记还从实干、求索、奋斗和奉献四个维度,为毕业生们给予殷切的期望和祝福。在整个思政课中,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关键词是“实干”和“卓越”,无数复旦校友正是在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的引领下,开创出令人瞩目的成就:蔡祖泉教授创建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陆谷孙教授为编写《英汉大词典》立下“三不”规定、谭其骧教授历尽多年心血完成《中国历史地图集》,等等。焦扬书记还讲了自己的故事,她在复旦与与云南永平县建立对口支援后,多次前往永平调研,和村民、官员、医院医务人员交流,并通过这样切实的调研,为复旦对永平的支援找到了最有成效、最有特色的一条路径……追求真理,知行合一,正是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努力,让青春、人生与未来的考卷丰富多彩。即将留校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我,在焦书记的这堂课上不仅对复旦人的精神传统有了更多的认同,也从中汲取了很多前行的力量。“静心沉潜,久久为功”,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我将继续继承和发扬焦扬书记所讲的“复旦基因”,不忘初心,笃志前行。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xgtz/5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