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四项措施
做实“健康家庭”创建工作
(记者李湛祺/通讯员贾海清)在近日举办的河北省家庭发展和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工作会上。邯郸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周海平做了题为《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努力提升“健康家庭”创建工作水平》的典型经验发言。
邯郸市卫计委从年提出开展“健康家庭”创建,并探索将乡村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转型为“健康家庭小组长”。在河北省率先开展以健康的生活环境、健康的家庭氛围、健康的优生优育、健康的生活行为“四项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家庭”创建工作。
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提升创建“健康家庭”认识高度。围绕建设“健康邯郸”,市政府连续将创建“健康家庭”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市政府重点推进的民生事项。市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工作部署,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年度人口与计生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筑牢基础,织就创建“健康家庭”工作网底。充分发挥卫生计生合并后1+12的优势,从“五个建设”入手,进一步筑牢创建工作基础,为广大城乡居民织起了一张健康“防护网”。即: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健康小屋”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契约型服务建设,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加强居家养老亲情关爱园建设,保障健康养老。
三是转换角色,打造创建“健康家庭”专职队伍。随着首批“健康家庭小组长”医院启动,全市共培训了1.3万余名“健康家庭小组长”,增强了他们服务百姓健康的“基本功”,实现了思想认识、服务内容、工作方法的“三个转变”。配合“健康小屋”医疗团队开展工作,协助卫生院、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健康家庭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急救常识指导等工作,日益发挥着护卫群众健康的积极作用。
四是健全机制,保障创建“健康家庭”工作落实。实行统一建立档案、统一入户服务、统一衡量标准、统一集中宣传的“四个统一”服务方法。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以“人健康、家和谐、乡村美”为共同目标,把倡导“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全市创建工作主题予以推进,通过加强健康宣传、组织健康活动、注重信息共享等多种方式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医院在省医疗卫生系统
医务人员技能训练和竞赛
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韩晓晓/通讯员李欣然马丽)近日,在年河北省医务人员岗位基本技能竞赛活动中,医院获得医院团体奖第一名、特殊贡献奖,内科专业团体赛一等奖、妇产科专业一等奖、儿科专业一等奖、急诊专业一等奖、病案专业一等奖。其中王存凯、林桦获得内科专业一等奖,王蓓、靳颖获得妇产科专业一等奖,杨艳章获得儿科专业一等奖,周冉获得儿科专业二等奖,徐鑫获得急诊专业一等奖,张立涛获得急诊专业三等奖,宋平获得病案专业三等奖,宋艳梅获得院感专业一等奖,王存凯、林桦、王蓓、靳颖、杨艳章、徐鑫、宋艳梅获得“年河北省医务人员技能标兵”荣誉称号,周冉获得“年河北省医务人员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年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中,由输血科陈文燕、王丽,血液科袁军,心内六科副护士长王伟月,医务处张静组成的参赛队获得团体赛一等奖,陈文燕、王丽获得个人赛一等奖。在年河北省康复治疗专业人员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中,医院获得团体赛第一名。康复科孙增鑫、徐建扬获得理论考核并列第一名,杨玉慧获得理论考核第四名。在年河北省护士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中,该院理论成绩获得第三名,樊景利获得综合成绩第六名,魏少茹获得综合成绩第八名。
年医院医务人员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在全省各类医务竞赛中大展风采,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相关职能处室的精细化管理,更是医务人员勤学苦练、奋力拼搏的结果。年医务处积极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基大练兵,不断强化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技能。赛前,医务处多次组织参赛选手集训,参赛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休息时间刻苦学习,重实践、勤操练,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岗位技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该院医务人员勤于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学习风气,反应了该院职工医院文化。在全院营造一种学知识、练本领、夯基础的浓厚氛围,医务人员技能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更加规范,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著名作家王蒙说: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学习。作为救死扶伤、仁心仁术的医生,需要不断去学习岗位技能,才能提高治病救人的本领。
从提升基本技能做起,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我们在行动。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改善医疗服务细节,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切实为患者提供精致、精心、精准、精到的医疗服务,医院的医疗服务品质,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相信,在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过硬的岗位技能、周到贴心的服务细节、优质的服务态度、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品质、令人满意的就医感受,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健康河北”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终结结核我们在行动
河大附院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
大型义诊活动
(通讯员王岫峥刘冠楠李健)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3月23日上午,保定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疾控中心、医院等11家单位余名医务人员在保定市滨河公园举行了防治结核病大型宣传活动。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副所长赵辉生、市卫生计生委副调研员马学军、保定市疾控中心主任杨金兰出席活动。
活动当天,医院结核科主任田彦卿、护士长季捧先带领结核科业务骨干在滨河公园和该院北院院区门诊大厅同步开展结核病防治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摆放宣传展牌、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健康义诊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人群涌动,河大附院结核科医务人员通过与群众进行现场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广大群众普及防治结核病相关知识。市民纷纷表示,此次义诊活动让大家对结核病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提高了对结核病的防控意识,希望河大附院能继续举办这样的义诊宣教活动。
田彦卿主任提示广大市民,春季为肺结核高发季,初期症状与感冒、肺炎症状相似,极易误诊。患者一旦出现连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以上,治疗后没有减轻的,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单位就诊。
据了解,作为医院传统优势专业,结核科目前拥有5个病区,开放床位余张,诊治范围涉及肺结核、结核性浆膜炎、肺外结核病及合并肺部肿瘤、糖尿病、风湿免疫系统等其他各种并发症的结核病等。同时也是保定区域内规模最大的结核病诊疗防治专业学科,近年来许多外地结核病患者也慕名前来就诊。
“中国麻醉周”公益活动走进
医院
(通讯员赵洁樊璠郭小雨)今年的3月26日至4月1日是“中国麻醉周”,主题是“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它是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各省市麻醉学分会及各医疗机构麻醉科开展的为期一周的麻醉知识科普公益活动,目的是促进广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麻醉学相关知识,提高麻醉学科的公众认知度。为响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号召,3月26日下午,医院麻醉科在门诊三楼举办了“‘中国麻醉周’走进医院”公益活动。
活动现场,丁彦玲主任、白艳辉主任、邵新峰主任、朱蕾主任组织麻醉科人员进行现场麻醉知识宣传讲解,为患者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让他们直观了解麻醉以及各种无痛知识,推广舒适化医疗及无痛诊疗理念,同时向大家提供麻醉与疼痛科普宣传资料。
张志强副院长来到活动现场,对本次活动给予支持与肯定,他说,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患者对于疼痛的恐惧可能远远大于对手术本身的恐惧。今天的活动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让大家了解到麻醉学所涉及范围之广,与大家息息相关,公益活动为大家提供了走进麻醉、了解麻醉的机会。
一位患者咨询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的区别,丁彦玲主任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该患者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睡一觉的过程中已经将胃镜做完了”,患者表示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睡眠中的一步到“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