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怎么收费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1604854.html
本期作者说
为大家推荐
从医疗自媒体1.0
到健康新媒体3.0
健康传播工作如何迭代发展?
本期作者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新闻网络处处长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挂职)
刘哲峰
从健康传播的范畴
医疗自媒体的嬗变
和健康新媒体的迭代
三个方面
与大家分享
1
健康传播的范畴
“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出健康传播的四个范畴:健康知识科普、健康政策解读、健康事件报道和健康人物塑造。”
健康知识科普的理念是什么?
一般而言,要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介绍医学知识,与伪科学、伪科普、伪养生作斗争,用权威信息挤压抵制谣言滋生空间。我个人认为,当前更重要的是引导公众合理就医,还原医疗的真实性,揭露医学的局限性,直面死亡的残酷性,将公众对医疗的期望值降低至合理的区间,才能够真正提升公众的医学素养,改善人们的就医习惯,最终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科普可以介绍医学技术的进展,但要拒绝高精尖、奇迹式、逆人伦和反常识的宣传。
关于健康政策解读
每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都会发布不少深化医改的政策文件,但社会公众甚至医务人员可能对政策都不是很理解,甚至出现误解、误读。但我认为,好的政策必须要配套好的解读,国务院也要求各部委“无解读、不发布”。所以近年来,我们充分运用新闻发布会、媒体交流活动、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手段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更希望各家医疗自媒体和健康新媒体能够发挥网言网语“接地气”的特点,成为政策解读的增效平台。
关于健康事件报道
10年前,社会和媒体对医疗行业和健康事件的评价和报道以负面居多。但近5年来,大家有目共睹,整个行业形象不断向好。这首先是由于国家健康惠民政策的不断落实,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使群众有了切实获得感,具体就反映在舆情这张“晴雨表”上。应该说,在国家不断规范舆论环境的背景下,各类媒体和以健康新媒体为代表的行业话语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健康事件报道中,正能量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不断向好的舆论环境。
关于健康人物塑造
我们有社会宣传、典型宣传、职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宣传等一系列活动,近年来还有“时代楷模”“寻找最美医生”“好医生、好护士”等评选活动,护士节、医师节等时间节点都成为全行业的节日。那么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要避免假大空、渲染式宣传,避免“逆人性”的宣传。相比于光环式的完美和崇高,我们更提倡真实与可及;相比于盲目的表达沉重和悲痛,我们更喜欢轻松与幽默;相比于一味的推崇无私和利他,我们也要追求自己想得到的。深小卫在国际护士节推出的“戏精女护士”医院在医师节推出的“我是个医生不是神”得到行业内外及全社会认可,就是两个典型案例。
围绕着健康科普、政策解读、事件报道、人物塑造,我们这些宣传工作者和健康传播者有大量的空间可以拓展,很多理念需要更新迭代。
2
医疗自媒体的嬗变
近10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媒体的不断融合发展,不少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机构纷纷注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