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智囊团最新医药新闻一览医疗器械标识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www.pifubingzl999.net/
01第一批医疗器械“电子身份证”将落地   

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会议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介绍,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最初的不足1万件上升到70多万件;国内红外温度传感器日均交付量由非疫情期间的1.5万颗扩大到50万颗。

黄利斌介绍,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向湖北供应调运医用防护服达到多万件,隔离衣、手术衣达到多万件,医用隔离眼罩面罩达到多万个,消杀用品达到多吨,红外测温仪近70万台,医疗设备达到8万台(套)。

目前海外疫情仍然十分严峻,疫情防控的需求大大加速了医疗器械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同时,也使医疗器械的溯源监管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正式对外开放共享,公众、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机构等都可查询使用。

不仅如此,今年10月,国家药监局将组织开展心脏起搏器、冠脉支架等9大类64个医疗器械品种的唯一标识实施工作。

这意味着,我国的第一批医疗器械“电子身份证”将落地,落地后每个医疗器械都将能追根溯源,实名制。

医疗器械的“电子身份证”就是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DeviceIdentification,简称UDI)。

此前,医疗器械在流通使用环节无码或者一物多码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对医疗器械的精准识别,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和管理。

而实施UDI后,则有望实现“一械一码一身份”,从源头生产、经营流通、到临床使用各环节“一码联通”。

02

国家下令:医院急需配医疗设备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方案着力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短板,并公布医疗机构需要配置的医疗清单。

方案提出五大建设任务,其中在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方面提出,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

分别来看,县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

地市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国家、省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推进中国疾控中心菌毒种库和相关实验室升级改造,支持省级疾控中心菌毒种库、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等建设。

按照要求,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要做到“平战结合”、中西医并重,具备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的能力。

原则上,30万人口以下的县可开放不低于20张,30-5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50张,5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80张,万以上人口的县不低于张。

各地将参照《医院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改造升级,配套建设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置设施,强化相关物资储备。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城市选择1-2所现有医疗机构进行改扩建,原则上万人口(市区人口,下同)以下城市,设置病床60-张;-万人口城市,设置病床-张;万人口以上城市,设置病床不少于张。已达到传染病医疗救治条件的地区,不再建设。原则上重症监护病区(ICU)医院编制床位的5-10%。03

石药抗肿瘤药获批临床

日前,石药集团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开发的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以在内地开展临床试验。资料显示,该产品属于化药2类,目前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据了解,石药集团的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属于化药2类,目前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上市。资料显示,该产品采用用创新技术将多西他赛包裹于人血白蛋白中,计划开发的适应症为实体瘤。

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安全性,无需激素预处理,可高浓度快速给药,提高安全性及患者顺应性;二是有效性,临床前多个肿瘤模型中效果显著,临床上可更大剂量给药,进一步提高疗效。预期该产品极有希望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治疗效果。

图文来源:医药网排版:雷宇翔审核:赵昱婷指导老师:彭紫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sjkf/6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