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短缺,零部件供应商不愿涉足芯片领

虽然全球汽车晶片供应不足,但continental大陆集团仍决定不制自己造半导体。欧洲汽车新闻杂志《Automobilwoche》引用了continental大陆集团CTOGillesMabire的话,“我们曾做过调查,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弃。”GillesMabire在接受《Automobilwoche》采访时说,虽然到了年,情况会“保持紧张”,但是他认为,到年,芯片危机会得到缓和。

continental大陆集团打算与厂商及消费者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修改晶片的设计,使其更具弹性,若有需要,可以快速更换晶片,并能快速转移到其他厂商,而非自己制造。GillesMabire说:“在任何地方,芯片的供应都很紧张,并且每个部件的半导体技术都不同。你不能在一个区域内生产出一个产品。这需要专业人士,而汽车业自身的规模又太小,难以满足需求。

GillesMabire说:“从长远看,向集中运算转变的电子电气结构的确会降低处理器和晶片的数目。“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复杂度和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很难想象,我们可以用更少的半导体来解决这个问题。”

GillesMabire说,这次晶片危机的最大经验就是:「我们要做一个长期的规划,要与厂商及顾客紧密配合。」GillesMabire表示,未来的continental大陆集团想要“在战略计划的早期就考虑到半导体的供给,以便在遇到瓶颈时能够尽早的发出信号。”

汽车半导体危机

汽车行业的半导体危机始于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之际,半导体行业实际上当时并没有显现出受到了冲击。伴随着上游企业的原材料逐渐消耗殆尽、生产制造工厂频发感染病例以至于影响生产、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全球供应链紧张(海运的周期更长,有更严格的审查),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半导体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上下游产业链开始变得不稳定起来。

现在一台汽车需要余个不同种类的芯片,这对于汽车制造商压力很大,因为如果没有合理的芯片型号进行替代,即使汽车设计使得汽车芯片数量减少了,但并不能使之完全取代关键节点芯片的作用。由于不可或缺的芯片的短缺,汽车制造商只能减产。

对于芯片制造商来说,汽车芯片的短缺对其压力也很大。很多小型芯片制造企业可能几年、几十年只供应一个很小的的细分领域,现在汽车制造商给小厂压力,如果拿不到订单就无法维持现在的高价物料开销,汽车制造商会选择更稳定的货源,这使得小型芯片制造企业生存更为艰难。而芯片制造的大企业,往往涉足能源、通信、医疗等多种领域,应该说现在是全行业的芯片荒,芯片制造大企业也不太可能擅自调整自己的业务板块,更不太可能因为一时的芯片短缺去建厂扩产——谁都知道风暴只是一时的,没必要为了抵抗风暴去建个要塞。

continental大陆集团的抉择

了解continental大陆集团的人应该知道,continental大陆集团是汽车基本上全行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在他们的业务范畴里,明确写有车身电子系统部系统的介绍:“新的车身电子系统部销售额超过60亿欧元,负责将车辆、驾驶员及乘客,其他车辆之间以及与基础设施之间相互连接的信息管理,该部门是这个领域的全球性市场及技术领先者。车身电子系统部在遍布全球的约70个分支机构拥有名员工,由HelmutMatschi负责。”在其企业背景介绍里,也明确写有涉足汽车电子业务。

此次采访的披露,是否意示着continental大陆集团将要放弃自己的汽车电子业务部门呢?

笔者认为应该不会。这个分支机构在全球拥有名员工,如果将业务裁掉这会是一个大雷。笔者分析这个业务部门应该是整合汽车芯片供应商的——这意味着这个业务部门是汽车芯片渠道商。此次采访证实了continental大陆集团将不会自己开辟生产线生产汽车芯片,只会以渠道商的方式整合供应链。

笔者认为continental大陆集团的抉择无疑是正确的。汽车芯片领域,一台汽车需要上千个芯片,涉及到的芯片制造商可能多达上百家。要想自己生产汽车芯片(通常也只能生产几类),不但无法覆盖到汽车芯片全领域,而且就数量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况且,自己生产芯片就意味着有了成本,作为私营企业是不会为了短缺的汽车芯片去冒这个风险。

目前全球除了少数几家大型芯片制造/代工企业(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进行新厂建设扩产能,中等规模的芯片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小厂都在观望,大家都知道一旦新冠风暴过去,芯片市场很可能是一地鸡毛。continental大陆集团与其投身其中不如在外围整合资源。

continental大陆集团

continental大陆集团于年始建于德国汉诺威,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开发并制造零件、模块和系统。

continental大陆集团业务涵盖制动系统、动力总成及底盘的系统和零部件、仪表、信息娱乐系统、汽车电子、轮胎及工业橡胶制品,致力于提升驾乘安全和全球环境保护。continental大陆集团也是汽车网络通信领域的合作伙伴。continental大陆集团在全球约有18.9万名员工,遍及49个国家和地区。continental大陆集团下设底盘与安全、动力总成、车身电子、康迪泰克、轮胎五个事业部。年,continental大陆集团正式进驻中国市场。目前,continental大陆集团在中国共设有23处生产基地、13个研发基地,员工总数超21,名。

continental大陆集团利用马牌(Continental)这个品牌在全球销售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用轮胎。并在一些地区使用其他品牌例如Barum,General,Euzkadi。continental大陆集团的客户包括所有主要的汽车,卡车,及公共汽车生产商,如大众,戴姆勒公司,福特,沃尔沃,依维柯,施密茨,Koegel,福莱纳卡车,宝马,通用,丰田,本田,雷诺和保时捷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sjkf/11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