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宁波大学医学院一千多名师生们迎来了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堂课。宁波市援鄂医疗队二队领队王珊珊、医务联络员王师、医疗组长马红映、院感专管员葛庆青,通过钉钉直播向师生们讲述在武汉的抗疫经历与所感所悟,并与他们进行了互动。
连续三个晚上备课至深夜新冠肺炎和流感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新冠肺炎传播方式有哪些?你们在隔离病房是如何进行防护的?武汉“封城”已经一个多月了,现在疫情下的武汉又是怎么样的呢......针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领队王珊珊第一时间物色确定了授课老师和授课任务。
为了确保授课质量和效果,授课小组的老师连续三个晚上备课至深夜,同时反复与医学院学工部的老师进行钉钉连线试播确认连线细节。
此外,为了让师生们对医疗队的日常工作有直观了解,医疗队与医学院联合剪辑了一段时长10分钟的援鄂医疗队日常工作视频,在正式讲课前播放。
四位老师讲述一线抗疫经历3月15日下午15:00,线上直播课准时开始。首先,医疗组长马红映主任医师向师生们讲解《重症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她从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学征象、治疗方案的选择讲起,结合新冠死亡患者尸检的结果,阐述了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与流感的异同,强调了新冠肺炎防治中“防”的重要性。
接着,院感专管员葛庆青老师通过图片向大家直观展示了不同级别防护的区别,展示了隔离病房三区两通道的设置,讲述了新冠肺炎防控措施重点在于隔离病人、加强手卫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同时向师生们科普了日常生活中科学防护要点:勤洗手、勤通风、外出戴口罩、人与人交谈保持社交距离等。
随后,医务处联络员王师讲述了在武汉的点滴故事,向大家呈现了一部“抗疫记录片”。从“战斗”打医院休舱,从全体队友的勇往无前、同济战友的恪尽职守到普通武汉老百姓的坚守岗位,回想这一个月来的抗疫历程,概括为“速度”、“感动”、“感恩”三个词。讲述过程中,她数次哽咽。
最后,医疗二队领队王珊珊回忆了初到武汉时的艰难,尤其是部分队友的心理关卡。她说,“嘴上说不怕那是假的,但是面对蜂拥而至的患者,我们忘记了害怕,谁也没有退缩”。医疗队通过加强院感培训、防护物资保障到位、设立院感监督员、严格出入舱流程等一系列措施让队员们吃了定心丸。“抗疫一线队员的心理建设过程就是我们抗疫战绩的积累过程。我们庆幸我们来到武汉,我们自豪我们有能力帮到武汉。”王珊珊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医疗队主讲老师带领同学们在线重温了医学誓言,并希望广大学子能勤学善思、学有所成,践行医学誓言,守护一方百姓。
“老师们和医生们辛苦了!”
“老师们加油,你们真的太伟大了!”
“感谢每一个为疫情付出的英雄们!”
直播课即将结束,同学们也纷纷送上祝福,祝愿抗疫一线的老师们平安归来!
END
编辑:贺艳
责编:孙美星
来源:甬鄂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