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大医疗新闻事件

在即将过去的年,也许您曾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而激动,也曾因器官捐献者的事迹而唏嘘,抑或是为吃肉制品致癌的消息而忧心。有哪些医疗新闻在今年的公众记忆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年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版特为您梳理一番。

No.1:屠呦呦获诺奖

事件:12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屠呦呦为杰出代表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提取出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显著降低了疟疾死亡率。

点评:从古代文献中获取灵感,用现代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研究,屠呦呦的成功再次印证了传统中药在对抗疾病方面的巨大潜力。

No.2:“医闹”入刑

事件:今年11月1日起实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将扰乱医疗秩序列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医闹”入刑,最高可面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点评:“医闹”入刑,将医疗纠纷的化解纳入法制轨道,有利于推动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升级,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No.3:全面放开二孩

事件:“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新政策出台后,医院妇产科和辅助生殖中心业务量激增。

点评:辅助生殖技术是否存在滥用风险,先天缺陷新生儿数量是否会上升?儿科医生能否应付得过来?

No.4:器官捐献得以规范

事件:今年年初,我国宣布全面实施公民自愿器官捐献制度,全年捐献量再创新高。8月,中国第一部统一的器官捐献规范操作指南在广州公布,器官捐献工作将有章可循。

点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器官捐献,在生命终结之时,将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赠送给需要的人,彰显了公众的良善之心和社会的文明之光。

No.5:医生多点执业

事件:“解放医生”大潮来袭,随着浙江、广东等地开放多点执业,“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扎堆出现。

点评:对于医生“多点执业”,医生关心的是劳动价值能否受到尊重,医务人员生存状况能否得到改善,这也是观察今后医改走向、评价医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患者关心的则是,名医“多点执业”医院将越来越难见到名医生,优质医疗是不是越来越“贵”。

No.6:互联网+医疗方兴未艾

事件: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和“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到11月底,全国已有医院建立了互联互通信息库。“智慧医疗”和“移动医疗”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普及和广泛使用。

点评:上网看医生口碑,扫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jtlb/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