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央视新闻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大病、疑难病患者看病难。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近日,国家卫健委相继出台《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和《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这标志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按要求,设置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机构,曾经收治的病种须覆盖严重创伤病种和严重创伤并发症的90%以上;严重创伤患者到达急诊后,能够在1小时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手术、损伤控制性手术;同时具备严重创伤生命支持能力及相关仪器设备。

成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的条件是,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医院;近3年年均收治癌症患者不少于5万人次,其中疑难危重病例数不低于60%,肿瘤三级、四级手术病例占比不低于85%;须获得肿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

按规划,今年将完成儿科、心血管、肿瘤、神经、呼吸和创伤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年,完成妇产、骨科、传染病、老年医学、口腔、精神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缓解医疗资源短缺以及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区域医疗中心:让患者就近看好病

近年来,各地探索试点建立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让疑难危重患者就近得到有效救治,也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了条件。

医院正在建设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已建成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辐射周边万人口。最近,三岁患儿小强被诊断为先天性肝外门体分流。因门静脉缺失,血流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流经肝脏,对肝脏造成损害,威胁生命。这种罕见病在全世界报道的病例还不到例。除了肝移植,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法。医院儿童医疗中心的医生通过临床试验,以残存的门静脉作替代,做了介入封堵手术,患儿血流回到正轨。

十堰市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涛:通过我们这个介入手术解决了他的问题,今后可能不需要肝移植。

河南借助北京、医院资源,建立儿科、心脏等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力争疑难重病在省内解决。新郑市居民张先生一年前孩子早产,28天时被诊断出双侧后鼻孔闭锁,不能自主呼吸,急需手术,医院做不了。

患者父亲张先生:要么去广州,要么就去北京,但中途的话万一出了问题,因为孩子不能呼吸。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

张先生抱着一线希医院,这里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北京专家远程会诊,完成了这台高难度、高风险手术。

医院院长周崇臣:我们这种合作共建的效果非常好,18年到17年到北京就诊的患儿,少去了1万多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jtlb/12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