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山东省40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他们中不少人,在本应与家人团聚的春节假期,闻令而动,舍生忘死,逆行驰援抗疫最前线。一年即将过去,一起听他们回忆战疫瞬间……省卫生健康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张韬,是山东援助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提起当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首批医疗队率先挺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第一个建立重症ICU病房、收治第一批病人、治愈黄冈‘小汤山’第一例患者……短短几天,我们创造了一系列‘第一’,为山东援助黄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山东第一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丁敏,已经在ICU工作了29年。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早上,48医院请战支援湖北。一边是80多岁的父母,一边是刚从国外回来的女儿,她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奋战在ICU病房的医护人员来说尤其如此。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她曾带领医疗队员紧急开展病房布局、物资归整、场地消杀工作,动手改造设备,克服重重困难,仅30多个小时就开辟出两个隔离病区。她曾凭借多年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医疗技术,用8秒的时间为一名危重患者成功插入胃管,患者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对于这名患者来说,这根胃管就是救命的管道。她撰写的新冠肺炎重型患者护理常规及护理工作流程职责,被编入山东援助湖北工作经验手册,为其他医疗队及当地留下了宝贵经验。1月30日,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部分省级疾控中心组建对口支援湖北省实验室检测工作队,山东省对口支援鄂州市。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孙晓光带领检测工作队紧急驰援,携带14大箱应急物资于1月31日凌晨乘坐火车到达鄂州。初到鄂州,鄂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紧缺、设备落后,存在很大生物安全隐患。短短数天,孙晓光带领大家排除生物安全隐患,安装调试仪器,整体设计实验流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安全、高效和稳定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密闭空间,孙晓光和队员们每天与病毒搏击近十二个小时,连续奋战58天,共完成各类样本检测余份,发现的病例占了鄂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的一半,取得了队员零感染、实验室无一天停转、所收样本日日清零的骄人战绩。“最初被安排在由黄冈市中等职业学校改造的临时救治点,那里条件艰苦,防护物资短缺、救治压力大,我和战友们迎难而上,在24小时内收治81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第一时间给予收治患者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医院科技处副处长潘磊回忆。第二批医疗队很快转战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但由于缺乏CT设备,如何监测重症患者肺内病情变化成为棘手的难题。潘磊经过多方联系沟通,终于联系到一台彩超仪,医疗队首次在黄冈应用肺部超声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肺部超声的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司敏回忆,他们通过“一人一策”“分类治疗”,全力救治危重患者71人,使重症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我也时时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