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专家共识》()
中国健康科普联盟
二O一八年九月
专家顾问
殷大奎王陇德张雁灵金大鹏李松林
联盟专家
(主要按姓氏拼音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获取优质健康知识及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强健康科普体系化建设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科普传播活动,将健康领域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向公众普及和传播,从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动实现《“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目标,促进健康科普工作科学规范、精准有效地开展,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保障公众健康权益,中国健康科普联盟特制定本共识。
一、目的
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科研人员、医学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等开展健康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工作提供指导,进一步推进相关个人与机构科学规范、精准有效地开展健康科普,逐步引导并规范全国健康科普工作广泛、深入、可持续开展,切实助力提升医务工作者医疗技术水平和健康科普能力以及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二、科普对象
健康科普的对象既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在内的广大普通公众,也包括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与非相关专业的专科医务工作者。
三、健康科普作品的定义
健康科普作品是指以健康领域的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及其进展等为主要内容,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呈现和传播的信息。通过普及这些信息帮助公众形成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采取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从而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四、健康科普作品创作原则与流程
(一)创作原则
1.科学性原则
(1)必须由专业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从源头保障健康科普内容权威、科学、可信;
(2)内容正确,表达准确,没有事实、表述和评判上的错误,有可靠的科学证据,符合现代医学进展与共识;
(3)应尽量引用政府、权威的医疗卫生机构、学术期刊或行业学会协会等专业机构发布的行业标准、指南和报告,以及研究方法科学且结果可靠的论著等;
(4)属于个人或新颖的观点应有同行专家或机构评议意见,或向公众说明仅是专家的个人观点或新发现;
(5)不包含任何商业信息,不宣传与健康教育产出和目标相抵触的信息。
2.针对性原则
(1)针对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