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20.html
导语
本期主题书单联合推荐医学专科文献类书籍8本,分别为《实用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外科学》《中国妇产科发展史》《儿科心鉴》《董廷瑶论儿科》《祖传针灸常用处方》《伤寒论钩沉与正误》《伤寒论研究》。
《实用中医内科学》
(第二版)
王永炎严世芸主编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人:刘文锋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本书是在第一版内容基础上的继承创新之力作。全书不但保留了历代中医内科的学术精华和特色,而且还吸纳近几十年来中医内科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目前中医内科学临床研究的最新水平,是一部既能体现传统中医内科特点和丰富内容,又极富时代特色的中医内科学专著。
全书共分为总论、各论和索引三大部分。总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如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等内容。各论为本书的主体部分,包括12章,具体分为“急症”“外感病证”“肺系病症”“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脑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头身肢体病证”“艾滋病与虫病”“癌证”个病证,较第一版新增了艾滋病、风拜、心衰、男性不育、乳腺癌等病证;各病证按定义、历史沿革、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与预后、预防与护理、现代研究、小结之不同条目分别论述,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书末全书编制了主要参考书目索引、中医学病证名称索引、西医学病证名称索引、方剂索引4个索引,方便查阅检索相关内容。
本书特色有:1.专列中医急症和癌证诊疗;2.收录现代内科著作较少涉及的内科杂病,如“胃缓”“狐惑”“皮痹”等;3.每个疾病的“历史沿革”部分,将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想整理评价,阅读者由此可以对该病证的历史发展有完整的认识。4.病因病机的讲解细致。5.疾病附有单、验方。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参考阅览,或作为中医内科临床工具书使用。
《实用中医外科学》
(第二版)
陆德铭陆金根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人:刘文锋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本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中医外科发展概况、范围、疾病命名及分类释义、病因病机、诊断、辨病与辨证、治法、诊疗技术操作、预防和护理等。“各论”十二章按疾病性质和部位,分为疮疡、乳房病、瘿瘤石疽岩、外伤病、周围血管疾病和淋巴管病、内痈、急腹症、肛门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病、其他外科病、皮肤病、眼耳鼻咽喉口腔病等。叙述了各病的定义、特点、范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现代文献摘录等。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参考阅览,或作为中医内科临床工具书使用。
《中国妇产科发展史》
马大正著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推荐人:刘文锋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作者以断代史的形式,把中医妇科发展分为春秋时代以前、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10阶段,梳理了各个历史阶段我国妇产科的产生、历史背景、影响妇产科发展的原因及妇产科医家、医著、理论与临床进展、妇产科著名医家和科学文献资料等内容。书末附有中国妇产科发展史大事记和清代以前妇产科书名索引。是学习中医妇科学重要著作。
《儿科心鉴》
(第二版)
朱锦善主编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
推荐人:刘文锋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儿科心鉴》由我国著名中医儿科学家、医院朱锦善教授主编,该书于年出版发行,是一部溯中医儿科源流、汇中医儿科理论学说、集古今儿科名医经验于一炉的大型中医儿科学术专著。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启动《儿科心鉴》修订再版工作,于今年完成。
该书修订后内容包括三卷:
第一卷,中医儿科学术源流。以中医儿科学学术发展为脉络、以历代中医儿科学领域的史料为基础,系统深入反映中医儿科学术理论与临床医疗的演进与发展,内容包括中医儿科学的起源、奠基、形成和发展。
第二卷,中医儿科理论学说。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支撑中医儿科学术体系的重要理论学说,包括禀赋学说、胎教学说、变蒸学说、体质学说、养护学说、脾胃学说、疳证学说、惊风学说、寒温流派等,较第一版做了适当调整和补充,系统反映了中医儿科重要理论学说与寒温流派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第三卷,中医儿科各家学说与医疗经验。历代儿科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是中医儿科学的精华所在,本卷自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小儿医扁鹊至今共选取34位历代有代表性的儿科名医大家,从生平、师承传授、主要著作、儿科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方药创见、古今评鉴以及轶闻趣事、年谱等方面,全面、如实地反映历代儿科名医的历史风貌和影响,使读者全面领略这些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临证思维和用药经验,突出反映名医名术,为当今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儿科心鉴》集中医儿科学术之大成,概括古今儿科学术与经验精华,是中医儿科学领域重要的学术专著,可作为高层次特别是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医院校中医儿科学教师以及中医儿科临床医生均有很好的教学、临床、科研参考使用价值。
《董廷瑶论儿科》
朱世增主编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年
推荐人:王亚勤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董廷瑶论儿科》由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朱世增主编,该书于年出版发行,系《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丛书之一,本年是董廷瑶老中医八十余年治学、行医、授徒生涯的心得体会及经验。
董廷瑶其家族世代从事中医儿科,有董氏儿科之称,董廷瑶先生善取百家之长而重实效,尽得家学而光大之。其经验丰富,如挑刺治疗小儿口腔疾患的板牙、马牙、重舌、木舌、板舌;董氏“十井穴”治疗小儿咳嗽。其于小儿癫痫、儿童弱智、脑功能失调等临床颇为棘手疾病的治疗,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小儿肠套叠、小儿乙型脑炎、小儿急黄等危重疾病的治疗,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等等。
本书以董老的治学经验开篇,尽收寝馈岐黄八十余个春秋的临床经验,可谓弥足珍贵,有教临床医生治病救人,助莘莘学子步入岐黄殿堂,帮科研教学工作者走向成功之妙。
《祖传针灸常用处方》
李传岐李宛亮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推荐人:王亚勤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祖传针灸常用处方》由张仲景国医学院教授、南阳李氏针灸嫡传弟子李传岐教授等编著,该书于年出版发行,年修订再版,是一部集家传五世针灸临床经验,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针灸处方专著。
中医倡导理、法、方、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本书“穴”代“药”,“构建了完整的“理、法、方、穴”针灸体系。如补益类益气补中方由针补合谷、足三里二穴组成,作用类似补中益气汤的功效,凡属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病证均可选用。本书15篇,载九类49方,其方治渊源、腧穴组成、操作方法、功能效用、主治范围、方证简解、所治病证、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等详尽于此;另附历代临床心得体会误治辨析案例和医话以飨读者,涉猎面广、内容丰富。
本书常用处方依据腧穴功能和配伍后的协同作用而创立,同时结合病机和证型进行整体治疗、辨证取穴。内容丰富,论治确切,临床实用,为针灸临床医生所难得的必修之书,对科研、教学乃至学科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
梁华龙著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
推荐人:王亚勤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伤寒论钩沉与正误》由河南名中医,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梁华龙主编,该书于年出版发行,作者倡导“返璞归真读伤寒”,本书提点在研读《伤寒论》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并针对一些焦点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和依据,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助探讨《伤寒论》精髓所在之妙!
本书以“钩沉”与“正误”命名,第一、将现有注释、发挥、整理的内容中未曾包含的,尚且隐含在《伤寒论》中的有关概念、病证进行发掘,阐释,借以完善其理论架构和证候体系,譬如一经病从经络传递到脏腑,其传变的条件、方式、机理、结果都是什么?太阳病有蓄水证的发生,阳明病、少阳病有无蓄水证呢?又如水逆证和火逆证是如何发生的等等问题,对此进行揭示和阐发,并进行合理的论证。第二、将截止目前的相关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譬如关于《伤寒论》原文11条的认识,究竟是否是寒热真假的大纲?最早出现的“失溲”一词,其是否指的是小便失禁?四逆汤类所治是否就是纯虚寒证?等等问题,从原文关联、临床实证以及其他旁证、佐证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解释。以期能够还原原书的意指,从而能够正确地指导临床,对学习研究《伤寒论》者大有裨益,是一本专业性强,适合中医药院校教师、研究人员以及本、硕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籍。
《伤寒论研究》
梁华龙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年
推荐人:王亚勤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
推荐理由:《伤寒论研究》由河南名中医,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梁华龙编著,该书于年出版发行,作者倡导“返璞归真读伤寒”,本书采用逐个问题探讨的方法,对《伤寒论》诸多问题全面的论述,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本书首先综论简汇20世纪30年代以来仲景学说各家诸说,继以系统分析论证,终则提出作者个人见解,力争有理有据,融会古说与今注,通贯理论与临床,将作者多年潜心研究所得,供飨同道。
书中不重复《伤寒论》原文,仅对核心问题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讨论,有别于古今注疏《伤寒论》者,本书力求每章阐明一个或一类问题,先叙研究概况,后提作者看法,清晰明了,内容丰富,对学习研究《伤寒论》者大有裨益,是中医研究者的必读之书,也是中医医、教、研的必备参考书。
小组统筹
刘文锋
排版
杨瑶
本次活动由牧林芳堂中医馆友情赞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