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大学生思想政

1

摘要

INTRODUCE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环节、重要手段和重要任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契机与教育素材。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例,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分析入手,重点阐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意义、重点内容与方法路径选择问题。

2

关键词

INTRODUCE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近万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疫情防控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契机。

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1.宣传导向作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冲击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另外,疫情时期的一些谣言和负面舆论,需要大学生进行及时识别和理性对待。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注重把稳大局方向、提高传播效率、引领宣传节奏,畅通师生信息沟通渠道,做好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和遵规守纪宣传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群体统一思想认识、消除恐慌心理、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组织动员作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要求危机处理的主体不仅是党和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还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全体民众。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高校积极构建联防联控体系,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队伍、学生骨干分子为主力,以防控通知、宣传视频、倡议信、在线防疫课、承诺书、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有效组织动员大学生严格落实防控政策要求,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高个人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带动家庭与社区人员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形成家、校、社会协同配合抗击疫情的良好局面。

3.心理支持作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给民众带来恐慌情绪与心理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众包括大学生群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与诊疗方法等,尚处于不断探索认知的过程中。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难免会产生怀疑、焦虑、恐惧、麻木、悲伤甚至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高校普遍以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宣传抗疫先进事迹、线上谈心谈话、开通抗疫心理援助咨询热线、开播抗疫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理性、科学认识疫情问题,有效筑牢了大学生抗疫“心”防线。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机

1.教育情境契机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Cognition)认为,知识是个体依据自身经验建构意义的结果。“重大突发事件作为一个客观的刺激性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实现发挥着独特的促发作用。”[1]新冠肺炎疫情以极具冲击性的鲜活事实刺激大学生的情感情绪与思想认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教育情境契机。师生作为教育主体与客体都是这一情境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可以在这种独特的情境氛围中,共同思考疫情事件的教育意义与教育内涵,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主题素材契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冲突性特征,对民众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全方位的冲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在家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爱心捐助”“最美逆行者”“隔离不隔爱”“防疫硬核宣传”等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引发大学生群体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ycf/7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