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不论你年龄几何,都有可能面临不确定的疾病风险,而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来已久,这对很多人来说负担繁重,不过医疗保险的应用,可以切实有效的缓解大家的医疗压力,但要注意享受医保待遇需要按时缴费,这无疑是花小钱得大保障,非常实惠。
这不到了8月份,医保又传来5个好消息,参保人待遇进一步提升,快来看看你都知道了没有,以免到时候白白吃亏。
第一,跨省异地就医更便捷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推进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不过由于各统筹地区在具体政策规定方面存在差异,参保人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时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然而就在不久前,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其中明确规定,从年1月1日起,参保人跨省异地就医,医院进行备案,可直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官方小程序或者在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渠道办理备案手续。对于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如果医保没有断缴,或者未曾更换就医地的,备案长期有效;对于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临时备案有效期至少6个月,以后不用每次就医都进行备案;另外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也可以在出院结算前补办备案手续。不仅简化了办理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还很好地提升了跨区域业务协同处理能力,今后参保人跨省异地就医将更便捷,更省心。
第二,北京医保政策有新调整
8月19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职工医保政策不久之后将迎来几方面调整。
①医保个人账户实现定向使用。从9月1日起,参保人不能再随意提取个人账户里的医保基金,此后医保个人账户只可用于医疗相关事宜,比如支付自己在定点医疗机构或者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疗费用,专款专用,更好的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不过9月前到账的医保基金仍可以自由支取。
②单位缴费部分不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为了进一步加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能力,9月1日开始,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将全部计入统筹账户。而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在职职工按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划入;退休人员则按年龄分段定额划入,未满70周岁的每月元,7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元。
③医保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济。自年12月1日起,参保人个人账户不止能本人使用,还可为其配偶、父母、子女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自负费用,此外还能为自己和家人支付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医保、长期护理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未来受益人会更多。
④职工大病起付线降低。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负担小病的医疗费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生一场大病,医药费可能得花掉大几万,经济压力不容小觑。这不,年度职工大病起付线由元降至元,没有封顶线,起付线以上至5万元以内的部分(元~元)可以报销60%,5万元以上的部分(元以上)可以报销70%,无疑是大大减负了。
⑤职工门诊支付不设封顶线。以前参保人就医,超出2万元的部分就需要自己负担了,不过从年1月1日起,职工门诊不再设置封顶线,超出2万元的部分也在报销范围,其中在职职工报销60%,退休人员报销80%,不仅更省钱,对退休人员还有明显倾斜,真是非常人性化。
第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放开户籍限制
长期以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只能在自己户籍所在地参加,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人都去到外地求职,这样一来切身权益将很难得到保障。年各地相继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到年越来越多地区也逐渐放开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比如安徽、广州、惠州等地,目前都已落实了这一福利。
第四,上海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8月起,上海市已组建医保家庭共济网、选择了共济支付的参保人员,可以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使用家庭共济资金支付自负医疗费用。这部分资金是职工医保个人历年结余资金,除了能自己使用,现如今也可以给自己的配偶、父母以及子女使用,不仅减轻了部分人的医疗支付负担,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医保个人账户沉睡资金的利用率,真是好处颇多。
第五,没有结婚证也能领取生育津贴
生育保险费是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的,如果你没有参保单位将无法享受相应待遇,不过现在生育保险早已纳入医疗保险中,说明以灵活就业身份自费参保也是可以享受的,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更大,不仅能减轻女性妊娠期间的医疗开销,像产前检查、住院费、手术费等都能享受报销。而且还能申领生育津贴,到手至少有几万块,待遇非常丰厚,不过以前参保人在办理生育津贴时,必须得提供结婚证等材料,这对那些参保的未婚生育女性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不过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生育津贴领取政策也有了新调整,8月17日,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要履行了生育保险的缴费责任,国家层面在待遇享受方面是没有门槛的,而且在经办服务清单上,关于享受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所需提供的相关材料也不需要结婚证等材料。这一举措,不仅尊重了每一位女性的生育权,同时对鼓励生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好处颇多。
往期文章:
年农民养老金能统一上调吗?低于涨,元封顶行吗?年疫情反复,社保福利自然少不了,5件事与你切身利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