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顾金华
“这么多年健康传播,靠的是自己的兴趣和情怀!也希望医务人员一起在健康科普之路上,继续努力前行。”谈及科普工作时,全国知名的健康科普达人崔松表示,当下健康科普纳入卫生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也是对所有临床医生从事科普的激励。
为深化推进健康上海“第一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上海市健促办、市卫健委组织市健康促进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在全国推出首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坚持,靠的是兴趣和情怀//
11月24日,据最新发布的榜单,医院、医院、上海市一妇婴等入选医疗机构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50强;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入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50强;段涛、崔松、等入选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强。
上海中医院主任医师崔松,在此次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中排名第二。作为上海长期坚持健康科普的临床医生,他的科普生涯历时20余年。
临床医生如何做好科普?崔松认为应当把握三点:首先要有专业的深度和广度。要把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老百姓听。如果不深入,又哪来浅出?所以,先要把自己的专业搞“通”,在深度和广度上有研究、有领悟,输出的时候才能确保科学性,保证有“干货”。
“其次,传播的技巧和途径。我们常说:‘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这说明,造谣的人懂得传播。因此,做健康科普的人更要懂得如何传播。研究受众需求,找到精准切口,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逻辑清晰地把健康科普传递出去,这需要传播技巧,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训练。”崔松告诉记者,年新冠疫情以来,为传播更多防疫知识,他在网上开通两个短视频平台,作为市政府疫情新闻发布会的常驻科普专家,他把发布会上的内容剪辑成短视频在网上播放后,视频点击量从百万跃升至千万。而当脱口秀流行时,他也站上舞台讲起健康脱口秀。在崔松看来,对于健康科普工作者来说,各种传播方式和途径都应从善如流。
不过,崔松说,这么多年坚持做健康传播,靠的是自己的兴趣和情怀。“此次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以及本市健康科普引领人才项目等,都是对我多年科普工作的肯定。当下健康科普纳入卫生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也是对所有临床医生从事科普的激励。希望医务人员一起在健康科普之路上,继续努力前行。”
//科普,成为社区居民的“靠谱邻居”//
做有温度的健康科普,让科普成为社区居民的“靠谱邻居”,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第一名。
在中心主任金迎看来,随着信息洪流时代的到来,经常有“伪科普”误导居民,而家庭医生作为居民身边的医生朋友,提供连续性的医疗照顾,更有机会倾听居民“拉家常、掏心窝”的话,因此能更及时对居民接收的科普知识进行把关和甄别,帮助居民获取正确的健康科普。
为打造健康科普服务品牌,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在线下利用日常门诊、家庭病床巡诊、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康复患者俱乐部、同伴教育小组等机会,开展面对面的健康科普;而在线上,他们精心设计了“打浦智慧家族”的科普人物形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