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威海市科技局出台措施助力企业防疫

白癫疯有效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记者从威海市科学技术局获悉,为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平稳健康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省科技厅工作安排,现就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效服务科技创新提出如下措施:

1.调整年度市级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对实施期结束并准备验收的项目,验收材料提交时间延长至6个月;已提交验收材料的项目,视企业需要采用视频会议、函评等方式组织验收。对年12月底前结束实施期的在研项目,实施期自动延长6个月,项目任务完成后,经承担单位申请可组织验收,项目研究人员申请新项目时,限项时间按原任务书实施期结束时间为准。如因核心研究团队身处疫区或直接投入疫情防控诊治一线、关键任务实施受到疫情严重影响,需进一步延长实施期的,项目牵头单位可据实向主管部门申请延期。其他在研项目如受疫情影响较大,可据实提出延期申请。项目承担单位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时限延长3个月,疫情结束前仅需提供电子版材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项目可延期提交。

2.积极支持科技企业开展科研活动。加快兑现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缓解复工复产中面临的流动性资金紧缺问题,第一批市级资金2月底前拨付到位,本年度其他预算资金力争4月底前拨付到位。鼓励医疗医药类企事业单位针对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卡脖子”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检验检测、临床研究、新药创制等研究,加快与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为政府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应急响应提供支持,带动相关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实施的科研项目,优先纳入全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并择优给予支持。

3.加强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的精准服务。推动项目加快复工运行,动态跟进项目实施进展,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形式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对资金短缺、有融资贷款需求的,向金融机构作重点推介,协调科技支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合作银行优先给予支持。对因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完成一季度计划任务的项目,不影响对项目的评价。

4.发挥创新平台的前沿阵地作用。加快补齐全市科技创新体系中重大平台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的短板,将疫情防控作为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的重要方向,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和检验检测平台,完善临床研究、新药创制基础条件设施。优先支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单位申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把疫情防控工作成效作为该类创新平台评审、评价、评优的重要因素,对成效突出的优先给予支持。

5.强化“1+4+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引领支撑带动作用。通过加盟、共建等方式,加快布局建立一批研究所、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等研发机构,切实增强威海市科技研发能力。对年度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尽快完成资金拨付,有效缓解承担单位创新资金压力。

6.鼓励企业联合高层次人才开展防疫合作。鼓励支持威海市企业、科研机构与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联合开展各类研发项目,重点支持检测试剂、疫苗、医疗器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加大对涉及疫情防控科技项目攻关的组织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在申报人才项目和人才发展平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优先支持。

7.推动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荐重大传染病诊断治疗所需药品、疫苗、设备等研发项目申报国家、省各类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领域专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提升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水平;高水平推进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8.支持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支持疫情期间在网络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网络诊疗、数字娱乐、数字生活、智能配送等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人脸识别、5G等技术在相关领域的融合应用,建立新兴产业“金种子”储备库,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

9.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动符合条件的科技服务企业线上申报兑现市级创新券,将高企培育类的科技服务机构纳入创新券奖补范围。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合理安排科技服务业相关业务网上办理,相关兑现申报材料全部通过网络系统提交,网上审核、网上兑现。

10.强化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线上共享服务。威海市科技云平台与威海市政务服务网实现用户统一,全市用户均可以科技云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ycf/10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