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医保扶贫政策,让我彻底走出了

┃来源:人民网

刚到姚腊拐家的时候,这个58岁的德昂族汉子正在喂鸡,虽然行动有些迟缓,但能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姚腊拐已经很满意了。

4年前,一道晴天霹雳“砸”在了这个6口之家的身上——姚腊拐被检查出了肺癌。

手术、化疗所需的治疗费用,对于这个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玉米、甘蔗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拿着家里仅有的几千块钱,姚腊拐愁得两鬓都白了许多。

手术后的姚腊拐可以在家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人民网刘怡摄)

年3月,姚腊拐拿着四处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做了手术,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用,但连续多次的住院治疗还是压垮了这个家。无奈之下,姚腊拐的儿子儿媳只能抛下还未康复的父亲,远赴广东打工,而姚腊拐家也因此被列为了建档立卡户。

姚腊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上,最后一次报销记录停留在了年,成为建档立卡户后,姚腊拐参加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也有了新政策:在财政补贴每人元的基础上,每年只需自费70元,类似姚腊拐这样的建档立卡户在医保报销后,个人仅需自付10%的医疗费用。

此后,姚腊拐年至年间又先后在德宏州、医院住院了10次,而总计.50元的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后,他自己个人仅承担了.96元。

“现在医保报销也很方便,医院窗口拿着单据就可以直接结算了。”姚腊拐说着拿出了一本钉在一起的医保费用结算报销单,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年后他每次的治疗费用及医保报销情况。在出台医保“一站式结算”政策以前,姚腊拐每次只能辗转市医保、乡政府、医院等机构盖章,耗时两三天才能完成医保报销的整个流程。

年,在医保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姚腊拐一家走出了因病致贫的阴影,实行脱贫出列,摘下了贫困帽。像姚腊拐一样,因为医保扶贫政策脱贫的德昂族贫困户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不在少数。

作为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乡的德昂族人口占比达到了61%,在全乡人中,仅德昂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人。三台山乡乡长郭明华介绍称,三台山乡属于“直过民族”聚集区,由于基层医疗条件差、医疗资源不足、当地人卫生健康意识淡薄等因素,三台山乡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10%。

芒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杨刚介绍,为做好“直过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提高对三台山乡等“直过民族”聚集区的大病救治能力,芒市在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基础上,实施大病集中救治,并制作《芒市大病集中救治信息登记本》,下发至每户大病贫困患者家中。与此同时,在市域内27个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报。

截至年11月27日,三台山乡建档立卡人员住院的人次总费用达到.1元,其中医保报销了.27元,而乡里的14个大病患者,包括白内障4人、肺癌1人、肝癌1人、乳腺癌1人、严重精神障碍7人也得到了集中救治,救治率%。

年,三台山乡贫困发生率由年的7.55%降至0.67%,德昂族这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也告别了绝对贫困,一步越千年,实现了整族脱贫。

原标题:医保扶贫点亮"直过民族"贫困患者希望之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bgn/7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