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http://pf.39.net/bdfyy/bdfzg/171105/5817683.html
作者:凯轮
“我先走了,大家不必难过……”
前不久,骑鲸文化CEO杨帅“自杀“的新闻,刷屏了互联网。
在他的微博里,有一篇类似遗书的信息。
其中,他写到了自杀的缘由:
自从经历了所在行业的巨大瓶颈,他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虽然他平时表现得大大咧咧,但每天晚上都在做噩梦。
在这之后,他苟且偷生了6年。
原本目标是为了积累一定财富,留给母亲和他珍惜的朋友。
然而,他在这6年里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平庸的人。
因为冒进创业,走了很多弯路,时刻觉得窒息。
再加上之前罹患了焦虑症、抑郁症,以及事业不顺遂给他带来的否定,
都让他的病情一度加重,还发展出了惊恐发作。
连日的惊恐和失眠,把他折磨得生不如死,于是想到了先走一步。
他还说,今年曾在租的公寓尝试自缢。
然而因为恐惧,也不想房子变成凶宅,于是作罢。
这次选择了投河,应该不会给别人造成太大困扰……
从杨帅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悲凉。
事业上的不顺遂,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否定;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折磨,让他对活着丧失了基本的信心。
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他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痛苦。
死亡对他来说,似乎是唯一的解药。
虽然是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但杨帅的文字中,还有着对家人朋友的关心。
对于母亲,他深抱遗憾,不能够再陪伴左右;
对于朋友,他十分内疚,不能帮忙赚钱,反倒成了累赘;
甚至是自己养的小猫,他也是嘱咐了又嘱咐,希望母亲能够照顾好它。
唯独自己,他没有过多关心。
通篇读完之后,我看到了他深深的无助和绝望。
鲁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
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写下那些文字的杨帅,或许正经历着自己的至暗时刻。
我不想说他自私,只是觉得:死亡,也未必是一个好的决定。
毕竟,他的文字里,明明还有那么多的牵挂和遗憾。
马东曾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丝甜就能填满。
我想,杨帅是太久没尝到甜的滋味了吧。
就在网友纷纷惋惜的同时,我又看到了事情的后续。
杨帅发了个朋友圈,告诉大家:
生死之间有大恐惧,没勇气死,就好好活着吧。
以后的时光都算拣回来的,我不会再浪费……
投河的杨帅,因为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最终凭着对生的渴望,游回了岸边。
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我,也忍不住舒了口气:
成年人的世界里,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呢?
杨帅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河里恐惧死亡时,至少可以游回岸边。
而现实中,有些人一旦踏入了死亡的领域,便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大连理工硕士小何(化名)的事情,大家都应该有所听闻。
年初,小何为了逃避工作考了研究生。
谁知道刚考上, 和疫情双重夹击,就业局势一下子严峻起来。
即使这样,他还是想好好学习。
然而讲课老师的授课质量,就像垃圾桶里腐臭了一周的酸奶。
更别说答辩和做实验时,组里老师的各种敷衍了事。
实验设备工作不正常,他催了好久才被修好。
疫情结束后,他照着文献和老师的建议做实验。
结果却得到“数据没意义”的回答。
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让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实验,让他严重怀疑自己:
“是我不对,我太笨了。”
“少玩点游戏,少看点视频,还会这样吗?”
“二十几年家里给你关怀,却养了一个废物出来……”
到了后来,他越来越绝望。
想到组里还没有出现“无法按时毕业”的优良传统,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没多久,学校就通报了小何于学校实验室自杀的新闻。
随后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可惜这件事没有等来后续。
小何的经历,令人十分悲痛。
我不知道他做了多少内心斗争,才选择了结束生命。
也许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早已经把他的精神压垮。
《人间失格》中有句话:
活在这个世界是件太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是各种枷锁束缚着你,
稍微动一下,就会冒出血来。
我想,我们每个人或许都经历过一些至暗时刻。
没有人懂,没有人可以诉说。
但无论如何,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就像惠特曼说过的:
因寒冷而打颤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
经历了人生烦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
人生就像是一个修罗场,每个人都在辛苦而努力地活着。
新闻上看到这样一个女生,即使身处“炼狱”,却从未放弃过活下去的希望。
年,张小文刚上初三时,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
起初,她和医生都认为是一个普通的囊肿:恶性黑色素瘤。
做了切除手术后,她又恢复到了正常生活。
直到年,她发现脖子上的肿块会痛,
医院检查,却被诊断为癌症。
此后,她开始了免疫治疗,医院。
每次治疗费、住院费、检查费加起来要将近1万元。
年,家里已经为她花了十几万,还向亲戚借了钱。
在此期间,她一边学习,一边坚持治疗。
哪怕被告知免疫治疗失败,她也积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医生告诉她,北京有一位专家在招志愿者尝试新疗法,可以试试。
于是,她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治疗。
幸运的是,做志愿者可以免检查费和药费,只需要她支付住院费和交通费。
否则,又要增加一笔不小的费用。
然而,令小文没想到的是,去年10月,母亲确诊了肺癌。
预计治疗两年,费用至少要40万,这还不算上中间有什么异常情况。
这一消息,对他们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没有多余存款的他们,只好又找亲戚捐助。
考上专升本后,小文在网上发起了筹款治疗。
还尝试在学校里卖花攒钱给母亲治病。
这期间,室友知道了她的事,也纷纷帮她卖花。
小文看到室友的举动,感动得泣不成声。
前不久,她已经在网上为母亲筹到4万元。
郑州慈善总会也为她的母亲,筹得20万元。
这下,母亲的医疗费暂时有了着落。
但小文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决定利用课余时间摆摊卖花,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懂事又独立的小文,常常要往返于郑州和北京。
即使奔波劳累,但她从来没有抱怨。
面对记者采访,她的一番话令人动容:
“我乐观抗癌、卖花,是希望成为妈妈的榜样。
她好几次因为钱而拒绝治疗,但我希望她不要放弃,要向前看。
我也希望网友看到我的经历后,不要抱怨命运不公,有困难就坚强克服。”
十分赞同她的说法。
放弃总是很容易的,但能在痛苦中坚持下来的人,往往更能看到世界的美好。
小文能够坚持抗癌7年,不仅仅是因为她乐观、坚强。
我想,更深的原因是,她是不轻易选择放弃的人。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那些看似熬不过头的时刻。
然而,只要我们愿意咬咬牙,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那只是人生的一点小坎坷。
熬过去了,就是胜利。
就像曼德拉说的: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巴尔扎克在书中写到:生活到处是真苦难,假欢喜。
其实,这不就是我们成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看到过一则令人心疼的新闻:
不久前,山西太原的张女士因为家庭纠纷,独自驾车外出。
张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因为找不到妻子,报了警。
随后,指挥中心拨通了张女士的电话。
谁知道,张女士说了一句“我要自杀”就挂断了电话。
接线员常丽再次拨通电话,对其进行劝导,说着说着自己也哭了。
沟通了58分钟后,常丽终于引导张女士说出了自己的位置。
民警赶往现场后,发现张女士割了腕,于是马上进行简单包扎,医院就医。
看完新闻时,内心十分触动。
我不知道张女士经历了什么,但有时候仅仅是一句话,就有可能让一个成年人突然崩溃。
有人说,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人生的航程。
人的一生,痛苦总是多于快乐。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自暴自弃。
接线员58分钟的耐心劝导,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温暖。
你看,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在关心你,爱着你。
所以,好好活着,才是对这些人最大的回馈。
但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学会肯定自己,爱自己。
你会发现,无论是骑鲸文化的杨帅,还是大连理工的研究生,
他们把自己逼到绝路的主要原因,都是习惯性的否定自己,甚至不懂得爱自己。
而卖花救母的张小文,则恰恰相反。
因为她知道,只有懂得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拥有战胜苦难的勇气。
我想说的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们除了学会接受痛苦,更要把痛苦当作一种历练。
就像三毛说过的:
人,不经过长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们将这些苦痛当作一种功课和学习,
直到有一日真正的感觉成长了时,甚而会感谢这种苦痛给我们的教导。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苦痛和风雨的洗礼下,都能得到成长!
参考资料:图片:unsplash
1、虎嗅APP:成都骑鲸文化CEO杨帅自杀
2、老板联播:留遗书疑自杀的#杨帅找到了
3、微博
红烧土豆叶4、北京青年报:河南抗癌7年女大学生卖花救母
5、头条新闻:接线员58分钟含泪劝回轻生女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