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顶尖医疗资源落地贵州上海儿童

时间的指针来到年冬季。寒风清冷刺骨,却无医院如火的激情和冲天干劲,从开足马力打造“一院三区”新格局,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再到上海医院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激昂青云,劲头足。

将时间的刻度往前拉长一年。医院抓牢抓实国家赋予贵州的重大历史机遇,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携手并肩,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共建上海医院,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续写新时代的沪黔“山海情”,以全周期和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肩负使命的上海医院扬帆起航。

“从头越”——打造区域优质医疗服务新高地

清晨的上海浦东,静谧而又蕴含无限生机。伴随着阳光洒向黄浦江畔,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区里开始查房。查房,并不意味着只有专家教授才有发言权,相反,主任随时都会点名年轻人汇报病情、回答问题、发表看法。在来自海内外的众多青年医生中,就有医院儿内科的姜军……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教学,传递的是医术,更是“种子”和希望。

近年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收医院儿科进修医护人员20余名,经该中心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如今已成为省医儿科的中坚力量。

沪黔情深,不以山海为远。

年7月,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将贵州省纳入建设范围;年11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签署《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院协议》。年1月,国发〔〕2号文件明确将“支持在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作为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内容……

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医院在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医院效果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省医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充分彰显‘医院为人民’的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建设上海医院,打造区域优质医疗服务新高地。”医院、上海医院党委书记刘健话语铿锵。

医院党委书记刘健

“按照同质化输出的原则,医院——医院合作,是要让贵州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优质的医疗资源。”这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掷地有声的承诺。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医院、医院儿科专家团队前往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义诊活动

言必行,行必果。医疗服务的核心是专业技术、专业技术的核心是人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个关键,医院、最强的人才引进贵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组织了一批批精锐骨干陆续抵黔,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医院“从头越”专家服务团,派驻队员心中燃烧着一团火苗,耳边奏响奋进的号角——发扬老一辈三线建设者“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的奋斗精神,为国家区域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说干就干——提升贵州整体儿科医疗服务水平

“孩子体检时,医生说他的髋关节生长有问题,建议我们去上海看看,没想到上海的专家来贵州了。”

“囡囡出生一个月就被查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嘴唇发紫,你们为她实施心脏畸形矫正手术,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

“3个月大的娃娃就能接受微创肺叶切除术,从入院到手术不超过48小时。”

……

说干就干,是上海医院建设者的亮丽注脚。

从年11月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主任陈会文、小儿骨科主任葛翼华、心内科李奋教授等多位专家把“根”系在了广袤的黔贵大地。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副主任葛翼华与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安妮妮决定采用“一站式”手术解决患儿多发畸形

他们通过“输血+造血+活血”的方式,传授新理念、新技术,为贵州儿科医务人员成长成才赋能;他们奔跑在门诊、住院部、急诊科与手术室间,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愁眉的父母心田;他们带来了儿童疑难病症的诊疗方法,短短1个月,开展各类手术52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近85%,引进新技术10项,创贵州省内记录。

“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最大变化是可以和上海来的大专家面对面交流,得到最权威的诊断。”来自贵州六盘水的崔道来表示,“娃娃的病,牵动家长的心……现在,不用出省就能享受优质医疗带来的便利,节约时间,还省下了出行的开销。”

“蛮好的!”这位年轻的父亲抹着眼泪说。

医院院长查艳

为治好大病不惜举家奔医院,是不少家庭难以言说之痛。“我们积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初心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缓解重大疾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儿科等专业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医院院长查艳表示,随着上海医院的筹建与运行,必将大幅提升贵州整体儿科医疗服务水平,有效降低患儿跨省外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有力的健康保障。

行而不辍——在“高质量”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规划,上海医院将落户医院观山湖院区,是以治疗儿童心脏病、血液肿瘤、发育行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遗传代谢系统疾病等疑难杂症为核心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集儿童医学、科研、教学于一体,辐射云贵川湘四省边际,医院床位张,一期工程已配置部分基础专科医疗设备及平台设备,二期项目配备有PET-磁共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镶嵌手术室装备等“高精尖”医疗设备。

正确把握“时与势”,医院“根与魂”。医院党委书记刘健清楚,全面推进上海医院建设是“高质量”的标志,是“跨越式”的彰显,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刘健说,省医人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把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用奋斗与拼搏书写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最动人的篇章。

上海医院工程主体已封顶

12月,寒风刺骨,但在省医院观山湖院区,上海医院的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工程主体已封顶,正在开展室内外装修、设施设备安装和医用设备采购,为即将启用做好万全准备;

12月,风刀霜剑,但在省医院本部儿科病区,一群说着“上海普通话”的“白大褂”行走如风,他们扎入临床一线,开展门诊、手术、查房、带教……誓要在黔地为守护儿童健康大干一场。

上海医院副院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主任陈会文在贵州义诊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上海医院副院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主任陈会文热血澎湃而又沉稳持重,他说:“建设上海医院的核心要义,一方面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均质化,有效解决贵州儿童‘看病难、看病远’,另一方面是探索建设多元化、技术高端化、管理现代化、医院运行模式。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坚持稳中求进,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这是新的一天,也将迈入新的一年。上海医院正鼓足开创新局的信心与决心,向着出发,直挂云帆济沧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丹

编辑孙远铭

二审韦一茜

三审田旻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bgn/12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