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这家企业展现强链

作为成都建圈强链行动中确立的2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成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正迎关键窗口期。此时,成都百瑞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瑞恒通”)火力全开,实验室里的研发人员正抓紧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线丰富,争取有更多医疗器械产品批获上市。

据《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6亿,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针对心脑血管病的高端医疗器械仍由进口产品主导,国内企业均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市场格局,且产品线单一,技术品控不足。”百瑞恒通联合创始人何俊淅介绍道。

专注高端医疗器械

2年研发10余项产品

年4月,何俊淅决定回到家乡成都与其余4位创始人创立百瑞恒通,专注于血管介/植入创新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我们在行业内积累多年经验,分别经历过心内、外周、瓣膜、腔道类等产品的设计验证、技术开发全周期,因此,百瑞恒通的技术优势明显。”何俊淅谈道。

今年8月,公司自主研发的两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目前,公司产品已有10余个,涉及神经介入、外周血管和冠脉三大板块。

在园区,何俊淅向记者展示了一个长度30毫米的“支架”,“支架”拿在手上有种特殊的触感,几乎没有重量,用手轻轻拉伸则有很强的延展性,这正是百瑞恒通重点布局的一款创新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抗凝血流导向装置。“预计年初启动临床工作,如果成功获批上市,可缓解目前市场同类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为患者节约一部分治疗费用。”何俊淅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药物球囊扩张导管作为公司另一项全国首创技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很快将能获批上市。“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与上海、广东、四川、医院主任和教授合作紧密,他们从产品设计定型的打磨优化到小批量样品试用反馈等都给予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问及如何应对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何俊淅表示,“专利创新、技术升级是医疗器械企业的生命线,公司格外重视对研发、高端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未来将持续发展底层核心技术,加上定制化设备能够更快地开发出差异化产品。”

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

为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仔细分析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过去多在制药领域发力,医疗器械领域起步相对较晚。成都具备政策土壤、行业基础,还有后发优势,我们相信高端医疗器械一定能成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一个新的增长极。”何俊淅认为。

这家年轻的企业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正是看准了这里的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及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

“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投补结合’的形式对项目进行扶持,这能帮助我们解决投融资问题。”何俊淅说,“同时,园区产业链有效协同为业务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比如产品上市前的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交由同在园区的西点科创(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这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他们离我们步行10分钟的距离,需要什么材料走路就送过去了,遇到关键节点还可以上门‘蹲守’进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疗器械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工具,在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节中的重要一“链”。除了园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产业生态圈建设外,何俊淅坦言,“两年间,成都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不仅加大创新药械品种研发支持力度,还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

如今,百瑞恒通已经完成A+轮的融资万元,正在进行B轮融资,有望明年上市。公司将继续在天府国际生物城蓄力发展,积极促进上中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为该产业强链补链,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李世芳责任编辑何齐铁实习编辑冯嘉良图片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zbgn/10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