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
年大学生志愿者寒假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党的故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伟大实践,发挥青年学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生力军作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团委决定,年寒假期间继续开展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
迎建党百年,展实践新篇
活动时间
-学年寒假期间
活动内容
年寒假社会实践重点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等社会热点,在符合各级防控要求下,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详实可靠的社会调研形成具有独立观点的调研报告,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全面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宣传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向各地基层展示我校学子对于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宣讲活动。
2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活动。以学生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励学生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典型事迹宣讲等实践活动,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3
“讲好脱贫故事”活动。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成就、重要地区,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经济调研等形式,开展地区特色产业、产品的推广策划、信息服务和网络助销活动。挖掘典型事例,宣传脱贫攻坚成效,讲好脱贫故事,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助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4
“服务家乡,温暖寒冬”活动。动员鼓励在乡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开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继续巩固“三下乡”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团的工作。
5
“青鸟计划”岗位实习。结合山东省“青鸟计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继续推进“青鸟计划”小程序注册、使用工作,争取实现各年级学生%注册,具体操作流程参见附件3《“青鸟计划”注册及操作指南》。在熟练使用“青鸟计划”小程序的同时,向毕业年级学生及时转发、推介“青鸟计划”岗位招聘信息,积极引导非毕业年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参与“青鸟计划”平台的实习实践。
6
“希望小屋”爱心实践。在国家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下,恰逢山东省“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转型升级力争突破的窗口期,各社会实践队伍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助力“希望小屋”项目,在确定帮扶对象、发动爱心募捐、参与建设管理和结对关爱帮扶等四个方面有所行动、积极作为。
7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我校学生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等科创类竞赛项目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同农业农村相融合、同专业相融合、同思想认知相融合,鼓励学生利用寒假围绕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践训练。
8
“送教下乡暖童心”活动。利用假期返乡的契机,深入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开展线上线下的支教服务、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体育健康、亲情陪伴、兴趣辅导、安全自护、心理援助、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和以劳动教育、安全自护、医疗知识、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为主要内课程教学。通过走访调查、访谈等形式分析当地教育情况,为教育建功献策。
活动要求
1
防控为先,安全至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为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请各团总支清醒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所有个人或团队高度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防控,保障外出实践安全,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考评。
2
立足属地,遵循自愿。各团总支应遵循自愿报名的原则,积极组织学生在属地或线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受疫情影响,本次寒假实践活动原则上要求学生立足属地,在户籍地或者寒假居住所在地,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灵活开展社会实践,原则上不鼓励跨地域跨省市开展活动。
3
加强组织,落实责任。各团总支应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始终绷紧安全弦,做到防患于未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