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大国际科技新闻,这是变局中

美药管局批准紧急使用辉瑞新冠疫苗新华社发(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供图)2目前最强逆转艾滋病病毒潜伏方法发现3科学家发现宇宙物质起源之谜首个佐证宇宙诞生于一场大爆炸。但在这一切的起点,理应产生同样数量的正反物质,而如果正反物质数量相同,它们相遇时又会彼此湮灭,仅留下光子和暗物质。宇宙演化至今,似乎仍然由物质在主导,“正反物质不对称”也成为自然界最大的谜团之一。工作人员乘船维护“超级神冈”探测器。图片来源: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尽管,科学家距离鉴定出人类全部的预测功能丧失型变异体还很遥远,但这一研究依然是我们现阶段深入认识人类基因功能、发现新疾病相关基因的宝贵资源。个外显子组和基因组序列的汇总。图片来源:《自然》在线版5马斯克发布可实际运作的脑机接口不过,马斯克本人和该公司都表明,他们主要研究方向或将是医疗领域,即利用脑机接口来帮助人类对抗记忆力衰退、颈脊髓损伤以及癫痫、抑郁、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它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让科学家、医生以及许许多多患者们信服,那这一技术无疑将真正造福人类。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技术将电极沉入大脑,再利用芯片与头骨外的计算机进行通信。图片来源:CNET网站开发在室温下没有电阻和磁场驱逐的超导材料,是凝聚态物理学追求的目标,新成果不但打破诸多障碍,还将为许多潜在应用铺路。可以说,经过一个世纪的找寻,人类向创造出具有最优效率电力系统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图片来源:《自然》/Adam·Fenster7快速射电暴在银河系内起源首次确定这是一段时间仅仅数毫秒的射电脉冲。有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只是两颗恒星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另有一些人更乐意相信,这是来自外星人的信息,由高等地外文明的技术“外泄”造成。磁星是中子星,其磁场强度是地球磁铁的1亿倍。图片来源:美国《科学》杂志网站8“阿尔法折叠”精准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一个有50年历史的老问题,“阿尔法折叠”改变了游戏规则。这一技术成就被认为将改变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研究的未来:实验学家将能使用精确结构预测来理解不透明的低温电磁数据;药物设计者也可借此迅速厘清新冠病毒等危险病原体中每种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更快研发出相关药物。9“基因魔剪”首次治愈两种遗传性血液病这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临床首次证实可有效治疗遗传疾病。镰刀型红细胞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是两种常见的基因缺陷性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从而产生无效的血红蛋白。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输血或输入铁螯合剂,很可惜这些方法容易出现中毒现象;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是一个根治之法,但匹配的捐赠者很可能匮乏,移植后的并发症也随时会发生。正因此,基因治疗从分子水平上纠正治病基因的表达,成为病人的新希望。今年年底,美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用CRISPR技术对患者的骨髓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后,两名β—地中海贫血患者和一名镰状细胞疾病患者,不再需要输血。最新的报告表明,患者的治疗时间长达17个月,现在正在产生大量胎儿血红蛋白,并且再没有经历过每几个月发作一次的疼痛。这一次,“基因魔剪”实现了精准靶向治疗,为未来基因缺陷性疾病的成功治愈提供了可能。当然,CRISPR这一技术在疾病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10中国嫦娥五号“揽月”而归12月19日,中国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中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美国《科学》杂志对此予以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xgtz/6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