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各新闻单位的重视,因为同样的新闻题材,宣传效果的好坏,策划就是关键。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增加和扩容的直接结果,使得有限的新闻资源由当初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而社会透明度的不断提高,新闻资源共享性也随之提高,独享新闻资源已越来越变得不可能。在这样一种态势下,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自然地由独享资源领域进入到共享资源同题竞争领域,即更多地看谁能有效利用和挖掘这些有限的共享资源,从而变共享为“独享”。于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在新闻界悄然流行起来:那就是策划制胜。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有创意的操作,并不断在报道的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反馈,对新闻报道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新闻策划有一种前瞻性,使新闻变被动为主动,变随机为定向,变松散为有序。它具体包括新闻选题的策划,报道方式和角度的策划,组织形式的策划,报道者组织方式的策划,对新闻规模效应的策划,报道时机和规模的策划等一系列环节。其中,选题策划作为整个策划的第一个环节,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迈出这成功的第一步呢?
一要综合灵活使用多种思维方式
新闻策划与思维形式策划作为一种认识方法,与思维形式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有什么样的思维形式,就有什么样的策划方法。把握以下几种思维关系,对提高新闻策划水平大有裨益。
01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宏观思维是把事物放在广阔的范围内观察分析,从整体、大局上认识事物。微观思维侧重于对事物局部、重点作深刻分析,从事物的个性上了解事物特点。把两者结合起来看问题,分析问题就有了广度和深度。
02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顺向思维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脉络去认识事物的方式。理清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比较事物前后阶段的变化都离不开它。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它具有创新、独出心裁的思维特点。
03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求异思维具有优势,但它只能找出事物的个性。要发现事物的共性,就必须用求同思维。
04平面思维与立体思维平面思维的范围限于一个层次,在事物的横向比较,一个方面的比较中广泛使用。它对于认识一个层次内事物的异同有着特殊作用。立体思维是平面思维的有机组合,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维方式。策划中运用立体思维方式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认识事物,抓住其本质。
05动态思维与关联思维前者是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认识角度和取向的思维形式,侧重于从运动中研究事物的性质。后者是指从事物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联系,不同事物彼此间的联系中了解事物的认识方法。动态思维与关联思维的关系如同发展与联系的关系,具有辩证统一性。把这种思维关系用于策划,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具体策划时要体现新闻的本质功能
在我国,媒体一方面是党的喉舌,担负着引导舆论与上情下达的任务;另一方面,媒体必须贴近民众,满足民众的需要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媒体生产的新闻实际上也承担着这样两种功能。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对上情下达的政治性主题报道的选题策划
这种报道是中国新闻的一大特色,主要以此来实现引导舆论的作用。然而这类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好看”,可以说是“背着石头上山”,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电视制作人可以感到沉重,但不能让观众也感到沉重,恰恰还要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以期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有“举重若轻”的本领,将重大主题转化为可视性强、说服力强、新闻性强的节目。在具体的选题上,策划者应该:①将中央的大政方针、宣传精神充分的理解消化;②从实际中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具体事实;③从观众关心和熟悉的角度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的东西生动化,立体化,充分体现主题性报道的贴近性和服务性。
(二)对非政治性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
此类策划应从受众入手,并且应以受众为本。受众作为一种特殊角色,有特殊的需要和期待:一是信息需求,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大众传媒日益成为受众满足信息需求的主要手段,接受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实用需求,读者通过接触大众传媒,获得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帮助和指导;三是社会化需求,读者通过大众传媒获得信息,知识和技能,获得判断是非的标准,通过大众传媒学习和扮演社会角色;四是受众调剂生活的需求,大众传媒往往能使受众的感情得到宣泄和释放,使之心理愉快。此外受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媒体要夺取市场制高点,就必须了解目标读者的新特点、新需求、新期待。以此为依据,此类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的具体要求有:
01可受性原则可受性是新闻策划对于读者的可接受的程度。由于新闻策划是媒体有目标指向的新闻筹划活动,是新闻人的一种主观行为和“议题设定”,很容易出现一厢情愿和读者不买账的局面。新闻的可受性取决于受众的共同心理要求,因此,媒体策划的选题必须是大多数受众想知道的和应该知道的。据调查,受众对事件性的、服务性的、公益性的新闻要求度高,所以,媒体应着重对这些类别新闻的开发。
02时新性原则新闻的本质是新,新闻策划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当然也要新,要有较强的新闻性。对于事件性报道,要有较强的时效性,对于没有准确的时间要素的非事件性报道,可将它放在特定的时间坐标系或特定的背景下实现其时新性。如新闻可通过“奥运大盘点”的选题方式使已经结束的奥运会再次成为新闻。
03深度原则媒体对客观事实应有整体的把握和具有高屋建瓴的认识,以开阔的思维去观察和思考,宏观把握,微观着手。新闻策划者要善于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让表面后的重要信息漏掉,只有指导思想明确,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挖掘,将百姓关心的报道层层做深,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全面、深刻的印象。对于热点新闻、重要新闻还必须通过报道来推进事件的递进和发展,最终揭示事件的本质,满足人们期待感,而不能在平面上无休止的重复,让人失望。
04前瞻性原则随着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策划已为越来越多媒体所重视。因此,谁能领先一步,占得先机,也就成了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之关键,所谓“快手打慢手”。要做到前瞻,首先要做到准确把握热点,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才行。要求编采人员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一线记者要及时地向报社反馈信息,使策划人事先对自己要做的选题心中有数。同时,获取信息也是新闻策划前瞻性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媒体和记者要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要将新闻触觉伸展到各个角落,要做全天候的新闻人。
05主题策划中的人文意识好的新闻策划应当有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在里面。新闻策划的人文情怀,更多的是白癜风能治愈么治疗白癜风最好效果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