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哥大学生对抗埃博拉病毒的医疗创新

小孩有长白癫疯的吗 https://m-mip.39.net/pf/mipso_4520104.html
新闻摘要/Abstract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级学生杰森.康(JasonKang)搭档哥伦比亚大学文理学院级学生凯瑟琳.金(KatherineJin)和凯文.田(KevinTyan),在由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和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举办的哥伦比亚大学埃博拉设计挑战赛中斩获大奖。三人协作研发出一种名为“标记”(Highlight)的粉末添加剂,即通过往漂白剂一类的透明消毒剂中加入蓝色,将已消毒区域和未消毒区域区分开的方法,解决对抗埃博拉及其它病毒消毒效率低下的难题。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不断改良产品性能,最终赢得了与纽约市消防部门的合作机会。“标记”在接下来的美国国际开发署战胜埃博拉挑战大赛中获奖,并获得研发基金。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标准,要与政府合作,“标记”必须通过更加严格的测试。紧张忙碌的同时,三人已经开始为下一步做准备:他们将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急救人员大会上,展示自己的产品。

精彩内容/Highlighs

康认为“标记”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性。“其他产品都是孤立的,而我们的产品能轻松地应用到现有的治疗方案中。"“标记”操作极其简单,只需要把粉末加入消毒剂并混合均匀。虽然不算创举,但这使得它在实用性上超过了其他需要培训才能使用的产品。

“夏天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迎来了重大转折。我们首次在实验室外测试‘标记’,那也是我们第一次亲自见识蒸发的强度。”本来需要十分钟确保消毒完毕,漂白剂在三分钟内就蒸发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人不得不反复改进原本以为已经相当完善的配方。通过调整混合物的比例,他们改变了“标记”的特性、增加了消毒剂的稠度。这让液体中的分子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有效地避免蒸发。经过改良,“标记”即使在西非的烈日下也能保证十分钟内不蒸发。

至于皮肤试验,“我们在实验室里多次试验过了,应该不会有问题。整个夏天我们都在充当无奈的试验品。”上千次的试验证明,接触“标记”对皮肤是无害的。

“标记”的成功让康非常感慨,他很庆幸自己没有让机会溜走,而是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抓住学校中的机遇。他非常希望更多的学生能不断尝试、把握机会,让这“成为一种校园常态,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视频介绍/Vide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sjkf/5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