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林姿辰每经编辑:文多
“难忘的三天,这是一届在极大不确定因素中召开的大会......”
9月4日傍晚,黄如方用一条朋友圈给过去三天的会议做了一个总结,然后好好睡了一觉。作为蔻德罕见病中心的创始人,黄如方是一名罕见病患者,也是业内的领军人物。过去十年,黄如方牵头主导了各届罕见病高峰论坛,但在疫情反复的0年,他在第十一届论坛开幕前很久就陷入了如何办好会议的“罕见病焦虑”。
这种焦虑感也弥漫在罕见病患者和企业的心间: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待更新,我的疾病不在里面,怎么办?一级市场融资环境趋冷,没有资金做研发,怎么办?高值罕见病药物的价格降不到医保谈判的“保基本”线,怎么办?
9月日至4日的高峰论坛上,这些人聚在了一起,共同寻觅和创造治愈良方。“幸好。”黄如方对会议总结的后半句是,“出乎预料的好”。
后疫情时代的罕见病焦虑
不同于此前举办的十届高峰论坛,今年,选择以线上形式参会的嘉宾变多了。
第十一届罕见病高峰论坛的开幕式上,前40分钟播送的致辞以线上形式出现。
在两个半小时的开幕式中,“焦虑”这个词拢共从不同讲者口中出现0次;上半年,新冠疫情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在触动罕见病患者的敏感神经。
黄如方在开幕式做主题发言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据蔻德罕见病中心信息部负责人贾芊芊梳理,“国外有药,国内无药”、医师处方限制、断药危机、居家患者复诊和参与临床试验受限、分级诊疗政策不完善影响用药,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罕见病患者主要面临的五种困境。
黄如方也在会上说:“很感激合作方还能继续支持我们,但明年还能不能再继续支持?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大会牵头人之一),这个问号也给我带来了很强的焦虑感。”
作为黄如方的同事,蔻德罕见病公共政策中心主任、琅钰集团首席商务官李杨阳自称是个理想主义者,并合理化了朋友的焦虑感。她认为,国内罕见病事业走到“焦虑发展阶段”的背景是行业此前经历过政策蜜月期,产业界产生了泡沫的幻象,新冠疫情的到来则加速了泡沫破裂,但也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罕见病事业中的挑战。
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种。即便是在罕见病产业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仍然有90%以上的疾病尚无治疗方案,有药可用的不到10%。
绕不开的疑问,罕见病目录何时更新
年是中国罕见病产业发展的大年。当年,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内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这份包含了11种罕见病的清单,不仅是官方首次以目录的形式对“罕见病”下定义,还极大推动了日后罕见病领域的公众传播、患者服务、调查研究、尤其是药物及医保政策。
上海姑娘张雪深有感触。“(第一批目录发布后)我们能大胆地说出我们疾病的名字,你要再不知道我们就告诉你,罕见病目录上第五个就是我们。”
作为一名天使综合征患儿的妈妈,张雪在十几年前刚刚接触罕见病的时候,经常面临不被理解,被误诊、拒诊的情况。彼时,即便是身处类似困境的患儿也存在“信息孤岛”,很难找到对方。
今年上半年,国家卫健委表示已按照规定适时启动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遴选工作,处于材料审核阶段。这一消息,为圈内关于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讨论又添了一把火。
“罕见病目录影响评估与展望”专场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作为一名神经科医师,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张成认为,根据目前国情,罕见病目录不可能纳入所有的罕见病,未来还是按照可防、可治的思路优先纳入新类型。张成建议,罕见病目录可以参考医保谈判进行动态调整,加快更新频率;对于罕见病患者普遍需要的康复治疗,也可纳入议程。
对于更可能被纳入第二批目录的罕见病种类,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王艺列了几条:严重影响到国家健康水平和质量,重大出生缺陷、重要的致死致残疾病,疾病有可能干预和预防的手段,国内比较常见或有特色的病种,药物有发展前景并可以用现代医疗研究转化和创新。
作为更接近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制定的人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坤的观点更为克制。他认为,第二版罕见病目录无论在原则或者标准上肯定有进步,但优化也需要过程。
企业:希望在支付端打通最后一公里
关于01年医保谈判的讨论热度不亚于第二批罕见病目录。
法布雷病友会副会长徐一帆至今记得,年治疗费用超百万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被“官宣”谈判成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