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医疗废物以及医疗废水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有没有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来管理?
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的处理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紧紧围绕两个百分之百,一个是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百分之百全覆盖;二是医疗废水、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处置百分之百全落实,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相关的环保工作。
首先,医疗废物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处置。全国医疗废物在疫情前总的能力是.8吨/天,目前能力提高到吨/天,提高了23%,这样减少了处置医疗废物的压力。到3月9日,全国共收集医疗废物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9吨,当天全国集中处置医疗废物.9吨,4.1吨计入次日,平均负荷是达到49.8%,涉疫医疗废物都是当天全部收集转运当天处置。从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理医疗废物14.2万吨。
医疗污水方面总体运行平稳,截至到3月9日我医院座,集中隔离场所个,接收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个,全国生态环保系统累计出动32.8万人次,检查17.3万家次,频率非常高。累计发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未正常运行处理设施、末端消毒不到位的这三类共个问题,已经全部立即整改。医院和集中隔离点污水经过消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这些污水处理厂也是稳定运行。
02
采取了哪些方式加强湖北武汉地区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疫情发生以后,湖北和武汉随着病例的大量增加,医疗废物也是快速的增加。在疫情发生前,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武汉市是40多吨。随着病例的逐渐增加,最高峰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达到多吨,在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武汉医疗废物的处置能力快速提升。湖北还有周围几个市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是最重点的是武汉的问题。
为了解决武汉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先后15次,和湖北省、武汉市一起视频研究如何快速提升能力。
首先,我们动员各方力量,从设备上支持武汉,组织46台移动设备送到武汉。第二,我们把原来处理危险废物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改造来处理医疗废物。第三个是垃圾焚烧厂,利用它协同处置隔离点等按照医疗垃圾来管理的生活垃圾。第四是新建30吨的千子山医疗垃圾处置中心,这是国企中节能环保集团半个月时间完成的建设。通过这几个方面,武汉的处置能力从最初的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8吨。
我再通报一个数据,3月9日,武汉.8吨的处理能力,负荷率93.2%,实际是一个“紧平衡”状态,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每天就能得到处理。这是医疗废物的处理能力。
再就是医疗污水的处理,医院、医院产生的医疗废水,首先要进行消毒。医院在建设过程中配套了污水处理装置,医院都有固有的治污设施。对隔离点的化粪池也进行消毒。这些废水消毒之后,进入到武汉市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这些污水处理厂,从在线监控看都是运行正常的。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废水的量比原来多了,医疗废物快速增长,但通过及时增加处置能力,目前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的处置平稳,没有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03
雷神山、医院、医院都是短期内建好,医院是如何处置大量的医疗垃圾?如何去避免病毒污染物发生公共卫生的威胁?
这次为了达到中央的要求,对新冠肺炎病人要做到应收尽收,所以火速建了火神山、雷神山和十多家医院,医院既然是用于收治传染病人,那么我们在建设或者改造的时医院的建设要求进行设计施工的。建设和改造的时候,就同时建设了医疗废物暂存处。从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和其他医院的要求是一样的,都是有专人到病区去分类收集,医院的临时暂存处,再由本地区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进行集中处置。在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方面,要求和措施和医院也是一样的。
04
生态环境部对疫情期间城市大规模消杀、医院的医疗废水排放增加做了哪些环境应急监测?
疫情发生之后,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在1月30日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通知》。这个《通知》明确两个重点。一是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作为重点来进行监控。在原来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特征指标。二是优化自动监测网络的监测模式,减轻疫情防控对这些自动站点的影响,发挥监测网络的预警作用。
从年1月20日到3月7日监测统计的结果表明,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的比例是84.5%,比去年同期上升11.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
个国家自动站预警监测数据显示,I-III类水质比例是86.1%,IV、V类的比例11.7%,劣V类也就是最差的水体占2.2%。和去年同期相比,I-III类增加8.5个百分点,中间的IV、V类下降了5.1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下降了3.4个百分点。
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来看,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了次监测,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水质安全的情况。开展了次的余氯监测,受疫情防控开展消杀工作的影响,其中54次余氯是有检出的,占比2.8%。但是监测的浓度均低于自来水水厂的出水水质标准,就是0.3mg/L,这不影响自来水厂的水质情况。
05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后的生活垃圾与以往有何不同,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加强与各地特别是重点城市环卫主管部门和作业单位的沟通与交流,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疫情发生后各地生活垃圾的产生数量、产出的重点区域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大城市常住人口有所减少,人均生活垃圾产出量下降,生活垃圾的清运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特别是采取了封闭管理措施以后,很多公共区域,特别是原来的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减少了很多,这是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点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增幅较大,这些地方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处理的及时性和安全要求都比较高。
第三个变化,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为服从疫情防控需要,生活垃圾清运的点位和路线需要重新做调整。
第四个变化,一些城市对废弃口罩有单独处理的要求。
针对这些变化我们及时和地方的环卫主管部门沟通、和作业单位交流,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督促大家及时调整作业规程、调配作业力量、调整清运路线,对于生活垃圾量产生少的地方的环卫工人,可以去支援其他岗位的环卫作业。
二是加大对环卫收集、转运、处理设施的日常消毒杀菌、增加生活垃圾收运频次,确保生活垃圾能够及时、安全得到收运和处置。
三是严格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的分类监管,包括严格落实要求对医疗机构和首诊隔离点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在疫情期间都严格按照医疗垃圾进行管理,刚才李主任也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不得混入普通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对集中隔离观察点、居家隔离观察点等重点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专人专车单独收集,并直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厂及时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四是做好对环卫工人的作业防护。这是我们督促地方采取的四方面措施。现在看效果是不错的。目前湖北省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超过吨,做到了日产日清,其中武汉市生活垃圾每天处理量吨左右,无害化处理率百分之百。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