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6月13号,医院,一名刘姓患者因腰间盘突出住院,第二天下午,在做了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四小时后,突发院内心梗,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晚,医院烧纸,冲进ICU病房,并对医生进行辱骂,第二天,医院的30万赔偿离开。
这是一起典型的医闹事件,媒体曝光后,涉事的五名当事人被刑事拘留。几天后,有医疗界大V和自媒体自发前往调查。
著名新闻评论员王志安老师,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帖子,说严肃的调查不应该只针对是非明确的「医闹」,而要全面调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医院在救治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而他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这种单独奔向「医闹」的自媒体调查,会使新闻的真相偏离。
那段微博可能让很多医护人员感到不适,甚至提出「为医闹洗地」这种说法。王志安老师也感觉一条微博没有把道理讲透,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先讲段往事吧。
年11月,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万天价住院费》的节目,节目中讲述一名翁姓患者,在哈尔滨医院的ICU中治疗67天,花掉万医药费。
伴随这一触目精心的数字,《新闻调查》还详细描述了哈医大附二院「管理混乱,过度医疗」的种种「乱相」。
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巨大轰动。媒体蜂拥而至,卫生部调查组接踵而来。一时间,哈尔滨医院成为漩涡的中心。
三年后,我在《青年记者》专栏里,发表了一篇文章《谁来监督舆论监督者》,专门批评《新闻调查》的这期节目。
事情的原委是,《新闻调查》的节目播出后,《财经》杂志先后发表了两篇高质量的调查,披露了《新闻调查》节目中没有报道的众多事实,包括:
第一,死者翁某的儿子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身价过亿。
第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死者家属用专机将几十位专家运送到哈尔滨,67天的时间里,大小会诊余次。全国危重症专家、医院外科ICU主任陈惠德更长驻哈尔滨,组织、主持病人的抢救工作,陈主任不仅调去科里的其他大夫,还带上了ICU护士长和护士。翁某的主要治疗均系外请会诊专家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并且具体指挥治疗,本院医生只是执行和在医嘱上签字。
第三,死者翁某是肿瘤晚期病人,并不符合进入心外科ICU的条件。当时哈医大二附院ICU主任曾明确反对,但在金钱和其他因素的介入下,翁某进入ICU进行治疗,67天后去世。
事后,卫生部调查组的调查报告,虽然认定了哈医大二附院在血滤项目上通过分解收费多收了20万,但《新闻调查》节目中的其他指控,基本都没有获得证实。
结合《财经》杂志的调查,可以说《新闻调查》的报道完全被颠覆。这根本就不是一起过度医疗事件,而是极少数人群用金钱开道,违反医学规程占用宝贵医疗资源的典型案例。
面对这样的后续报道我非常震惊,尽管我是央视员工,也一向尊敬《新闻调查》栏目,但我还是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批评。我在文章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新闻节目为了主题的突出而选择信息是必要的,但是,这种选择不能影响公众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判断。
正如在「天价住院费」事件中,死者家属是亿万富翁的背景,还有死者家属主动动用关系进入ICU病房的事实,都不应该为了主题的清晰而忽略,否则,就有误导公众的嫌疑。
其次,新闻媒体在做舆论监督节目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对事实选取的均衡和证据的核实,一旦在这些问题上授人以柄,整个媒体的公信力都会搭上。
正如《天价住院费》节目中的问题被逐渐披露后,许多人都质疑制作该节目的记者受到死者家属的收买,原因就在这里。
在我看来,在调查性报道中,充分披露真相是最基本的职业规范,也是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伦理,这也是我敢于公开批评自己单位同行的底气。
其后的数年,媒体行业类似的选择性报道此起彼伏。
缝肛门事件、山西疫苗事件、钢的肾事件、茶水发炎事件,多起肾丢失事件,不一而足。这些报道共同的特点,都是选择性剪裁事实,错误归纳结论。
它们让医疗界饱受误解,医患关系渐行渐远。
我深深痛恨这种选择性报道在公众中制造的对医疗行业的误解和偏见,正因为如此,当我调入《新闻调查》坐在摄像机面前,我愿意用自己的话筒,为被误解的医疗行业纠偏。于是,才有了我在《新闻调查》那一系列的涉医报道。
正因为我和我同事的努力,现在再提起缝肛门事件,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假新闻,提到走廊医生事件,大多数人都知道早期的报道不客观。
随着自媒体的崛起,医疗界也培养起了自己的大V,他们在众多医疗纠纷中不断发声,对于媒体报道的纠偏,还原真相,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前些年相比,医务界普遍遭受媒体误解的时代,正在远去。
但是,物极必反,事情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多起医患纠纷中,少数医疗大V和部分自媒体,单纯站在医方的立场,缺乏最起码的平衡报道意识,对医院可能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或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对患者对媒体的疏失却穷追猛打喊打喊杀。
虽然这种介入赢得了很多不够理性的医护人员的喝彩,但是,新闻却离真相却越来越远,患者和医生弥漫着越来越多的仇恨。
毫不客气地说,这些自媒体和某些医疗大V的种种作为,正是当年那些刻意剪裁的媒体做法,正是医务界群体讨伐的对象。
人,非常容易在反对的过程中,成为自己反对的人。
回到山东惠民县发生「医闹」事件。
我的看法是,如果是一个审慎负责任的调查者,就不应该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