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受伤了,快拿医疗箱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战场救护篇开启

冬训过去两天了

亲爱的战友们

相信你们深知

军人苦练杀敌本领

就是为了在战场上和敌人一决雌雄

在枪林弹雨环境中

刀光血影随处可见

拼杀伴随着一阵阵嘶吼

但眼前的尸横遍野

你的战友负伤倒在血泊中

作为一名合格医疗兵

请将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现代战争武器杀伤力强,造成的伤员多,危害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场救护就显得更加重要。

战场救护的概念

战伤救护包括自救和互救两个方面,是保存战斗力的重要工作。救护技术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项。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替代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1

判断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时间就是生命,抢救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判断心搏骤停,首先应轻摇或轻轻拍打伤病员,同时呼叫其名字或大声呼喊,若无反应可判断为意识丧失。然后马上以手指触摸其双颈动脉,若意识丧失同时伴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搏骤停。应立即开始现场抢救,并紧急呼救以取得他人帮助。

2

安置复苏体位

复苏体位是仰卧位,应在呼救的同时小心放置伤病员仰卧在坚硬的平地上。安置时,应一手托住伤病员颈部,另一手扶着他的肩部,使伤病员沿其躯体纵轴整体翻转到仰卧位。

3

开放气道

心搏骤停后,全身肌肉松驰,可发生舌根后坠,使气道受阻。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仰头抬颏法,也可采用仰头举颈法或双手托颌法开放伤病员气道。

4

人工呼吸

帮助伤病员重建呼吸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保持伤病员拍头仰颏,抢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双唇将伤病员的口完全包绕,然后用力吹气1-1.5秒,使胸廊扩张。吹气完毕,抢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伤病员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

5

胸外按压

进行胸外按压能使伤病员重建循环。进行时,抢救者可采用踏脚凳或跪式等不同体位,用靠近伤病员左侧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胸骨下切肌上方,用另一手的掌根部紧靠前一手食指,放于胸骨下1/3,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然后将前一手置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其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下压深度4~5厘米,按压频率-次/分,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放松时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二、止血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它通过心脏的不断收缩,循环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当失血量达到20-30%时,就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出血种类:判定出血种类是正确实施止血的首要工作,方法是根据出血的特征加以判断。如果是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呈喷射状,有搏动,出血速度快且量多;如果是静脉出血,则颜色暗红,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出血速度不如动脉出血快:如果是毛细血管出血,则血色鲜红,从伤口向外渗出,出血点不容易判明。止血方法:1

加压包扎止血法

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时,先将敷料盖在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

2

指压止血法

较大的动脉出血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近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上,阻断血液的流通,可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头顶部出血一侧头顶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脉)搏动点。颜面部出血一侧颜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里米处的凹陷处,可摸到明显的搏动点的面动脉,压迫此点可以止血。头面部出血一侧头面部大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此处可摸到一个强烈的搏动(颈总动脉),将血管压向颈椎止血。肩腋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锁骨下动脉),将动脉压向深处的肋骨上止血。前臂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与脉骨之间的搏动点,将肱动脉压向脉骨上即可止血。手部出血互救时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侧搏动点(尺动脉、桡动脉)止血。自救时用健康手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上述两点。大腿以下出血大腿及其以下动脉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止血。互救时,可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将股动脉压在股骨上。足部出血可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胫前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止血。

3

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是一种制止肢体出血的急救用品。常用的止血带是约1米长的橡皮管。一般在四肢大动脉出血用其他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止血带。方法要诀是:橡皮带左手拿,后头五寸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二指夹,顺着肢体向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三、包扎包扎通常使用配发的急救包,使用时把急救包沿箭头方向撕开,将敷料盖在伤口上,然后进行包扎。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包扎方法。1

头面部伤的包扎

帽式包扎法适用于颅顶部的损伤。其方法是将三角巾底边的中点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顶角,再将顶角随一底边角拉紧在前额部打结固定。风帽式包扎法适用于颅项部、面部、下颌和伤肢残端的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形似风帽。然后将顶角结防御前额正中,底边结置于枕外隆突下方,两手垂直向下拉紧两底角,分别在下颌处反折交叉后绕至枕后结上打结固定。

2

四肢伤的包扎

三角巾包扎上肢将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侧手上,结的余头留长些备用:另一底角沿手臂后侧拉至对侧肩上,顶角包裹伤肢,前臂曲至胸部,拉紧两底角打结。三角巾包扎手(脚)将手(脚)放在三角巾中央,手(脚)指朝向顶角;拉顶角盖住手(脚)背,两底角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脚)腕打结。三角巾包扎小腿和脚将三角巾铺平,顶角在前,将伤脚放于三角巾中央适当位置,反折顶角于足背,再将两底角提起包裹顶角,绕踝关节部位的肢体后固定打结。三角巾包扎肘和膝将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的带形,将带的中部斜放于伤部,取带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后在伤口背侧打结。

3

胸(背)部伤的包扎

将三角巾的顶角放在伤侧胸部肩上,把左右两底角拉到背后打结,然后和顶角打结。本方法也适用于背部包扎。四、固定固定是使受伤的肢体制动,让受伤肢体得到休息,避免增加损伤,也可减少伤员痛苦,便于后送。凡骨或关节损伤都要进行固定。1

判断骨折的方法

1.用手指轻轻按摸受伤部位时疼痛加剧,有时可以摸到骨折断端。2.受伤部位变形。3.受伤部位明显肿胀或受伤部位不能活动4.骨折断端有时可用手扪到“嘎吱”“嘎吱”的骨磨擦感。

2

骨折临时固定的方法

目前我军对骨折临时固定所采用的制式材料为卷式夹板,紧急情况下,也可使用三角巾、枪支、树枝等就便器材代替。上臂肱骨骨折躯干三角巾临时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与上臂长度相等的宽带,将肱骨固定在躯干上,然后屈肘90度,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也可用夹板或简便器材进行临时固定。前臂尺桡骨骨折临时固定法用卷式夹板的头端从手背腕部推向肘关节,再将卷式夹板回返推向手心处,然后用两条三角巾条带分别在骨折两端绕肢体两圈固定,再用一条三角巾将骨折肢体悬吊于胸前。此骨折也可用其他方法进行临时固定。小腿胫腓骨骨折临时固定法用四条三角巾条带,分别在骨折的上端、下端将伤肢绕两圈临时固定在健肢土,然后用一条带状固定带在踝关节处用“8”字形固定,再用一条三角巾折成五指宽将两膝关节固定。此处骨折也可用其他方法进行临时固定。五、搬运在战场上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处理后,应安全迅速的将伤员搬运到较隐藏地点,及时送救护所救治,根据战场时机和伤员伤情应采取不同的搬运法。1

侧身匍匐搬运法

救护者侧身在伤员背侧,将伤员腰部垫在大腿上,伤员两手放于胸前,救护者右手穿过伤员腋下抱肩,使伤员上体脱离地而并贴紧救助者,左前臂撑于地面,两眼目视前方,按照侧身匍匐的方法要领蹬足向前移动。其动作要领概括为“垫腰、抱肩、撑肘、蹬足”。注意伤员受伤部位朝上,伤员头部和上肢不要着地。

2

单人肩、背、抱法

当伤员周围无敌人火力威胁,伤员伤势较轻时,可采用单人肩、单人背或单人抱法进行搬运。

3

双人徒手搬适法

此方法适用于头、胸、腹部受伤的重伤员搬运。

4

担架搬运法

首先迅速展开担架,放于伤员伤侧,将其装备解除,坚硬物品要从口袋中取出。一人托住伤员头部和肩背部,另一人托住伤员腰臀部和下肢,协力将伤员平稳地轻放在担架上,根据伤情取合适体位,系好担架扣带以固定伤员,两人合力抬起担架前进。行进过程中要保持伤员头朝后脚朝前,便于后边担架人员密切观察伤员伤情变化。如果遇到陡坡路段,要及时调整头部朝向前方。在没有制式担架时,可利用就便器材如木棒,绳索、大衣、步枪等制作各种简易担架。图片来源

一只学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huo365.com/rczy/7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