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12月9日,在纪念“一二·九”运动85周年之际,《中国青年报》正式揭晓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名单。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程同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杨佳棋同学、应用科学学院李明俊同学获得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报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开展。活动自今年7月份启动,经基层推荐、组织评定等环节,评选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奖学金获得者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
接下来,小理带大家走近
三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
杨程
火线抗“疫”
“杨”帆起航“程”风破浪
杨程,汉族,年11月加入中国共青团,江西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级学生。他父母在外务工,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但他从不抱怨,积极阳光,勤于奉献,自立自强。刚踏入大学校园,杨程便积极参加各项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入学第一个学期就参加志愿服务十余次;疫情期间,因滞留武汉,义无反顾地医院的建设工作,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证明“00后”大学生是有担当、能作为的一代,并荣获年度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医院建设的“黄马甲”
“带好口罩、手套,穿上黄马甲,经过最后一道消毒,便匆忙奔向工地。”杨程作为医院建设的志愿者,每天都要经过这些防护程序,然后争分夺秒地抢时间,医院的建设,尽早启用,尽量多救治病人。
按照计划,此时的他应该随父母在河南老家过年,因为疫情爆发,一家人滞留在武汉。当医院建设急需用人时,离工地有二十分钟车程的他,毅然报名参加,成为了一名医院的建设者。
刚开始看到工地的各种防护要求,结合新闻疫情报道情况,他心里有不小的恐惧,但想到为了尽快让感染的患者得到救治,想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他便匆忙跟上了建设的大军,留下一个“黄马甲”的背影,义无反顾扛起肩上建设者的使命与担当。
在建设医院的过程中,他主要工作是负责搬运建筑材料,医院内部卫生清扫,为布置医疗设备做准备。穿戴口罩等防护物品,非常不习惯,也很不舒服,为了赶工,工作量大,浑身都散架的感觉,每天早出晚归,虽然很苦很累,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没忘记自己是新时代大学生,没忘记入校时诵读的“理工家训”,关键时刻他要站出来,要挺得住,克服心理恐惧,战胜了身体疲劳,完成了建设任务,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和表扬,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校园内外志愿服务的“小红帽”
“为了营造一个干净优美的环境,促进美丽校园建设,现需招募志愿者进行学院包干区卫生清扫。”杨程在入学不久,他就在班级群里收到了校园卫生清扫志愿者的招募信息,他马上报名参加,并约上班级其他几名同学,戴上“小红帽”,拿上扫把等工具,在包干区认真打扫。此后,经常可以看到戴着“小红帽”的他,带着不同的同学清扫包干区。“干活让我觉得充实,也能锻炼身体。”他乐呵地回答为什么经常参加包干区清扫。
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时,他和同学们一起编排节目,帮助做饭,陪老人聊天,忙的不亦乐乎;在宣讲垃圾分类基础知识时,他积极向小朋友讲解“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分类概念,通过自制图片和趣味抢答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的重要性;与天使儿童村陪小朋友共度周末时,他是这些孩子们的大哥哥,小朋友也经常去抢他头上的“小红帽”玩。
一顶小红帽,开启了他的志愿服务之路,践行了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闪耀着他人性中的博爱与奉献。
生活中上扬的“小嘴角”
杨程是个爱笑的人,他是那种小嘴角上扬的那种微笑。他相信,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刚入校不久,他就笑呵呵的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是每一名团员的追求。”他笑着说。“学习强国app很强大,很让人涨知识;青年大学习很好,时间不长,很利于学习。”他对政治理论也很感兴趣,自觉运用各种平台进行学习,特别是学习强国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空他就打开看看。
“学习我是认真的。”他笑着回答辅导员。他延续了之前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前制定学习计划,预习专业知识,在课堂中认真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时也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喜欢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热爱课外阅读,经常能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到他的身影,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引发对不同问题的思考,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他性格随和,喜欢傻笑”,这是宿友对他的评价,他平时待人友善、尊敬师长,与班级同学相处融洽,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正能量。他平时勤俭节约、孝顺父母、独立自强,每年利用假期赚取生活费,解决自己的日常开支,为父母分担经济压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杨程敢于面对无情疫情,积极投身抗疫,成为医院建设的“黄马甲”,积极奉献,是在校内外志愿活动的“小红帽”,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努力上扬的“小嘴角”,用独立和自强努力书写精彩人生。
杨佳棋
追求卓越,乐于奉献
做一名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杨佳棋,男,中共党员,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化学工程与工艺班学生。担任班长、党建组织部部长。他家境贫寒,但却从未失去锐气和勇气,自立自强,潜心科研,创新思辨,担当奉献,锤炼本领,服务社会,感恩回馈。先后荣获宝钢教育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5次校级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一作一篇、SCI一篇),申请国家专利2项,全国冶金科技竞赛三等奖。个人荣获校级“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寒门学子,自强不息
他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普通家庭,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深刻知道父母挣的钱不容易。父亲的车祸,导致不能干重活;爷爷的癌症,花费了大量的存款。生活的艰辛,没有让他沮丧,他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来到大学之后,他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在这里他有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空间,锻炼自己的机会。
他始终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投入学习,他最喜欢的几个字便是“静、毅、乐”,充分展现了他的学习状态:安静学习,勇往直前,快乐学习。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晨坚持早读,上晚自习,去图书馆。怀着成为更为优秀的人的信念,他在上课时间认真听讲,每节课都坐在班级前排认真听讲、课后积极问老师问题、积极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使得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依旧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在5个学期中,获得4次校一等奖学金,1次校二等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1次三好学生。大学五个学期以来,他获得过奖学金等累计可达三万二千元,支付了四学期以来大部分的学费,为不富裕的家庭着实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潜心科研,创新思辨
他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课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他积极加入老师的实验室跟着老师做实验,希望在实验中锻炼自己的自我动手能力,成为一个学习与行动的引领者。在大一,零知识、低水平,刚进入老师的实验室时,对实验以及实验室一无所知,为了避免出现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他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查询与阅读文献、积极询问学长学姐实验室以及实验的知识、反复探索实验、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协助老师撰写论文。见证过实验室的清晨、凌晨,在一次次失败中又鼓励自己再咬牙坚持,就这样从最初的科研小白,他在师长的带领下,逐步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发表六篇学术论文(其中一作一篇、SCI一篇),申请国家专利2项,积极参考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提升专业素养,荣获全国冶金科技竞赛三等奖。
担当奉献,锤炼本领
学习的收获,让他变得自信,也更加笃信努力定有所获。他渴望,更加全方位的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提高服务同学的本领。于是,他加入学生组织、竞选班长,成为了党建组织员老师助理,团委体育部委员,团委组织部委员,为了帮助18级同学更快地融入学校,更是成为了化工班班主任助理,做好“传帮带”,引导了化工优良的学习风气。班级在他的带领下,获得了1次“学风建设先进班级”、1次“双学先进班级”、1次院“一二·九大合唱”一等奖、1次院“一二·九大合唱”三等奖,班级在学院考核中也名列前茅。
服务社会,感恩回馈
生活的艰辛,没有让他沮丧退缩,反而让他更加懂得了感恩与善意。进入大学后,他便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校园文明建设、周末社区活动、关爱留守儿童,他在服务于奉献中明白责任与担当,他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能与社会有更多的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疫情发生以来,他也第一时间参加了当地的志愿服务组织,在村口测温,上户发放宣传手册,他说:“我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村子和国家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回校后,他也立即参加到学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锋队,在寝室、食堂、教学楼进行值班测温,用无声的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他生活自律勤俭,深刻知道寝室是学生的另外一个家,在寝室也是常常为同学服务的“热心人”和“贴心人”,带领寝室在四学期中获3次院文明寝室,1次校文明寝室,一次青年文明号寝室。
这就是杨佳棋,一个努力奋斗,追求卓越,乐于奉献的当代大学生,用他的坚持和拼搏阐释了“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品质。他是老师与心中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同学,他也是新时代的一名优秀大学生。
李明俊
自立自强绽放青春
牢记使命勇挑重担
来自湖北襄阳的李明俊,很普通很平凡,却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诠释着什么是自立自强的内涵。“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亲身体不好,在他17岁时便不幸去世,但他一直积极乐观,刻苦学习,有追求有目标有梦想。李明俊于年高中毕业后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军入伍,年退役复学。他在生活中仍然保持部队的优良作风,退伍不褪色。
他学业成绩优良,品行端正,曾多次获得各级各类荣誉。高中时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过国家级“滋蕙”奖学金。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热心服务同学,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荣誉,公开发表论文2篇,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年度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获得年“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评选三等奖。
奋斗不止,自强不息
他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的学习成绩优良,在奖学金评定中,获得一等综合奖学金1次,二等综合奖学金2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分别在神州杂志发表题为《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壮丽绽放》1篇。在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期刊发表题为《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历史与现状剖析》1篇。
自大一以来,李明俊担任过人文科学系团总支组织部委员,副部长,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他服从安排,大局意识强,有责任心,勇于拓新,带领委员举办多次团学活动,并在“微团课”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是学弟学妹的好学长,出色的完成了一个班助的职责,在服务同学时是老师的好助手。
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号召。参与了6人小组“食荒者”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在江西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项目已在学院立项。目前正在和小组筹备公司,准备运营。
感恩回报,绽放青春
他经常参加志愿服务,赣鄱青年志愿服务时长已达56小时,并成为网络文明志愿者,积极参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他主动无偿献血cc,去养老院孤儿院慰问,义务劳动。他响应赣州市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号召,积极投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生干部多次参与和带队去义务劳动,用微笑和爱心服务,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强。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人文科学系“三下乡”作为人文赤卉队队员,在赣州市全南县南迳镇志愿服务。在寒假期响应家乡保康县团委的志愿服务号召,在县旅游客运站做青年志愿者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李明俊在年暑假实习时,左手尺桡骨骨折,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时左手还在康复期,但他依然主动与村党支部联系,表达志愿服务的意愿,加入抗疫队伍中后,他和工作人员一起进行村口卡点劝返、上门测量体温。协助村民的物资捐赠统计,体温报表等工作。虽然身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依旧捐出了自己平时打工积攒的余元,在抗疫志愿服务中,天气严寒村里的志愿服务站条件简陋,李明俊还将家中积存用以取暖60余木炭也捐给派出所执勤卡点。
乐观向上,自立自强在学习生活中,他遵规守纪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党章,履行党员义务,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大学以来,他多次参与首届赣州无偿献血健康热血跑,年暑期三下乡,赣州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挑战,获得“青春无限好,记得多拍照”第四届青年大赛优秀作品奖,多次参与全国环保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并获奖。
大学的三年,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做家教、去培训机构兼职勤工俭学赚取学费,没有给家庭的增加过多的负担。一直以来“自立自强”是他的法宝,无论遇到什么,他都勇敢面对。
李明俊,一个自立自强、知恩图报的人,一个传递真情、创造美好的人,用他的一言一行,很好地诠释了“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精神,用他实际行动践行一个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让我们为优秀的他们点赞!学习青春榜样,绽放青春之花好好珍惜这宝贵的大学时光做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为民族的复兴梦奋勇搏击江小理出品来源/材冶化学部、经管学院、应科院
编辑/刘倩文初审/常文欢
二审/高诗敏终审/杨智昕投稿邮箱:jxu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