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就医需求,统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由卫生部门牵头,规划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编制的《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荣获年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目前按照布局方案,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医院数量
《规划》提出,年和年全市床位总规模分别约为9.4万张和为12万张,全市社会办医床位分别达到2.4万和4万张左右,占比分别达到25%以上和30%左右。
考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面向全市甚至区域患者,优质医疗资源适当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倾斜。规划在计算总量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市疾病谱特点,医院数量进行调整,对病床使用率高的肿瘤类、妇儿类、医院,医院数量,加强专项疾病的防治与监督。
中心城区重点将部分优质资源向城区边缘搬迁,同时在内医院,形成与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医疗机构布局。滨海新区重点是扩大规模,强化特色。一医院配置,补清“欠账”。另一方面结合未来发展需求,预留医疗机构用地。同时结合新区产业人口多的特点,有医院、医院等,做到防治结合。外围地区重点提升辅城医疗资源水平,布局优质医疗机构,做到“有病不出区”。医院,每个村一个卫生室,做到医疗卫生资源的均等化布局。
规划建设团泊宝坻医疗资源拓展区
《规划》提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将部分优质医疗资源向中心城区南北两翼拓展,规划建设团泊和宝坻两个医疗资源拓展区,在服务周边就医人群的同时也减轻中心城区医疗资源与交通的压力。其中团泊拓展区:面向冀中南就医人群,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为依托,医研结合,发展成为健康医疗区。宝坻拓展区:面向冀东北就医人群,医院,加快医疗资源集聚,形成综合性的医疗集聚区。
按照规划布局方案,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近日,医院在新址扩建项目施工现场举行了开工仪式,正式进入了建设阶段。新址位于侯台风景区东南侧保山西道2号,设置床位规模张,设计日门诊接诊量到人次,其中急救中心日接诊设计能力可达人次,将建成具备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等服务支撑功能区的国家级医学平台。此外,静海团泊医疗卫生拓展区初具规模。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已经按规划建成,为天津医疗卫生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了规划保障和空间指引。
信息来源:每日新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