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虽然教育活动阶段性、周期性明显,全国各地的教育活动的相似性较高,教育现象大同小异。但是,现代教育改革力度很大,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全国各地的教育出现各种新形势、新现象、新举措、新成果、甚至新问题,这些都是新闻的好题材,关键在于发现。 如,留守儿童教育是教育新闻非常 教育活动具有程式化、多常规、少突发的特点,许多教育现象看起来平淡无奇,似乎没有新闻价值。但是,如果记者能透视一个个普通的、独立的、不起眼的教育现象,找到最能反映普遍性问题,揭示教育真相、本质、规律的现象进行挖掘,就能找到隐藏巨大新闻价值的好题材,特别是反映一些违背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的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非常具有新闻选题价值。如,小学生在作文中“说谎”是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但容易被忽视的教育现象,但是,《会说谎的作文》(重庆卫视,年5月26日,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则看到了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意义和新闻价值,从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引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了解实情,对形成这一现象的背景介绍、原因分析、观点阐述层层深入,深刻揭示了“撒谎作文”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引起读者和教育工作者深思。《莫让学生说假话办假事习以为常》(天津教育报,年3月14日,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从“督导、评估时,学校的面子工程”;写作文时,家长到处寻觅“代笔枪手”;公开课上,师生配合的“天衣无缝”;社会实践中,家长的“幕后工作”等日常教育中常见的一组镜头,看到了“学生每天都在目睹或参与校园里的弄虚作假”现象,揭示了“学生将说假话办假事习以为常”的后果,深刻揭示了现象背后的其蕴藏的教育问题和实质。这几个新闻报道,从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教育现象入手,深刻挖掘了现象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追问了教育的本质,选题巧妙,角度独特,立意新颖、深刻,针砭时弊,引发读者对现行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新闻选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只要能够灵活运用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抓住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广大师生、读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就能抓住教育活动的特点,扬长避短,选好新闻题材,创造出具有教育行业特色的新闻报道的精品佳作。 (作者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教务处副处长)
本文原载于《新闻与写作》年第5期,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关于我ID:bj_xwyxz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江西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